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2/3)
产卵的时节重合,而旗鱼随着太平洋赤道暖流而来,追逐这飞鱼。而信天翁是琉球常见的鸟,他们最喜欢随船捕鱼。
有大风暴之前,他们会从桅杆上飞下来,躲避风雨。
舟师们显然知道这一点,看到信天翁从桅杆上飞下来的时候,就会降下船帆,等待风暴的过去。
彭遂的船舶速度随着黑潮路过了济州岛,随波逐流,闯进了渤海湾的时候,已经是二月份的尾巴了。
他的船速度极快,因为他是坐着洋流而来。
彭遂在津口登船的时候,看到了朝鲜来的船队。
但是彭遂压根就没有关注朝鲜使者的兴趣,他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沧溟流至琉球国头北山府分流,一道向东至倭国海面,一道向西至大明海,再到济州岛分流至对马岛,沧溟流至津口南下,不知所踪,海舶乘沧溟流流可减半数时日。”
北纬30°,北纬33°,他记下了沧溟流的分叉点,经度他没来记得测算,大约都是东经12°和东经10°,他手中的表没出问题,主要是当时是阴天,不太能确定当地时间。
沧指的是深色的水,溟指的是大洋。
维度越小,海水的温度越高,气温越高。
显然海面下的沧溟流,是来自南方,温度极高。
彭遂认真的想了想又写下一句:“琉球,万国海梁之地,不可弃焉。”
他在津口等岸的时候,来自松江市舶司的奏疏,还在路上,季铎比彭遂早了十五日上岸,但是彭遂先到了京城。
他带着自己记录下的三言两语,和画的一个大概的图形,来到了钦天监的十大历局,将自己的成果交给了钦天监正许敦。
许敦虽然不信海里有河流这种说法,但是一艘战座舰,有三十多名船员见证,由不得许敦不信,在稍微思忖之后,许敦便写了奏疏至文渊阁。
朱元璋为了防止朝臣蒙蔽他,专门设立了一个通政司。
而朱棣为了防止朝臣们的奏疏到不到御前,在左顺门,也就是皇宫的外朝中路、一入承天门东侧廊庑正中那里,可以直接顺着门缝投递奏疏。
奏疏顺着门缝塞进去,除了皇城门关闭的时候,随时可以去投,大珰每天都去收。
如果只想跟皇帝说悄悄话,或者告密,就可以在左顺门投奏疏。
泰安宫同样有一处,在澄清坊外的东长安街,有一个铁箱子名叫公车箱,专门给朝臣们诣阙,上书言事。
公车箱的钥匙一般是兴安拿着,每日收取奏疏。
彭遂也写好了第二封奏疏,若是没有被批复,他就打算再投一次。
公车箱就像是个明晃晃的没有鱼饵的钩子一样,王文可是从地方卷上来,最后当了文渊阁大学士的人,怎么咬这种钩子?
所以彭遂的奏疏很快就到了朱祁钰的手中。
因为其经历过于离奇,又是飞鱼,又是旗鱼,引得兴安的注意。
大明朝肯定有人敢瞒着陛下干点坏事,但是没人敢骗皇帝,既然呈上来了,肯定是有真凭实据。
朱祁钰看着沧溟流那三个字,彭遂把太平洋暖流黑潮,取了这么个名字。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朱祁钰着重表扬了这种探索欲强烈的人。
再过四十年,也就是1492年时候,哥伦布将会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他去的时候是逆北大西洋的暖流航行,耗时37天。
在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只用了不到20天就达到了。
但是哥伦布并没有好奇,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多天。
大海里究竟有没有洋流,一直到十八世纪,才有德意志贵族出身的洪堡,发现了秘鲁寒流,确定海里面有洋流。
在通常的认知里,大海一片寂寥,一片死水。
但其实并非如此,大海也有洋流,沟通各大洋。
彭遂的发现位于北纬25°的琉球,却长着北纬22°才会生长的椰子树,而且长势良好,而且琉球的温度比宁波要高许多。
好奇心之下,彭遂三番五次,终究是发现了这一自然现象。
其实并不是很难观察,因为暖流的温度要比周围的水温高十几度。
而且航行速度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合理的利用洋流,可以有效的节约航行所用的时间。
“一人一块头功牌吧,奖励其开拓之心,朕要见见他。”朱祁钰笑着说道。
“陛下,是不是可以给功赏牌分分类?”兴安试探性的问道。
朱祁钰稍微思考了下,摇头说道:“不了,就这样就挺好。”
兴安是大明功赏牌的发明者,朱祁钰就有一块奇功牌在身上,确定了奇功牌的荣誉。
兴安在最开始提出奇功牌的时候,朱祁钰专门想过给勋章分分类,类似于苏太祖的做法,每次发生大事,专门定制发一发。
但是朝中对功赏牌的追求热情,超过了朱祁钰的预期,朱祁钰停止了这个念头。
原因很简单,他不想扩大化。
奇功牌、头功牌和齐力牌这种把所有的功劳混合在一块,是不科学的,不能充分而具体的说明其功劳。
比如设立科技创新勋章、守卫京师勋章、开海勋章、日月勋章、七星勋章等等,可以更好的说明其成就。
朱祁钰专门分门别类做过设想。
他一直没有扩大勋章的范围,依旧是三等功赏牌,沿用至今。
最主要是大明的信息流通速度,远低于后世,分类之后,就会降低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