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祭祀太庙(2/2)
的祭祀仪式,在每年的除夕的前一天,历代帝后神主都将恭请到大殿合祭,这叫袷祭。享殿两边有东西配殿,文东、武西,对大明有大功者,死后才能配享太庙。
一些繁琐的礼仪过后,太常寺官员陪着朱翊钧进入享殿,这里供奉着历代帝王牌位。
重大祭祀时,会把历代先祖的牌位,从祧庙请到享殿一起祭祀,平时这里只有九帝。
朱翊钧登基以后,九帝出现了变化。
太祖、成祖(万世不祧),英宗、宪宗、孝宗、武宗、睿宗、世宗、穆宗。
因为“老道士”的原因,睿宗没有当过一天皇帝,“老道士”把仁宗放到祧庙里去了。
“老道士”驾崩以后,朱翊钧老爹登基,把宣宗请到祧庙里去了。
为了把兴献王请到太庙里,“老道士”破坏了规矩,主神牌位是太祖,旁边两侧是夹室(放历代先祖的牌位)。
再两侧是成祖、穆宗(祭祀主祭亲近先帝)。
再两侧是英宗、世宗。
再两侧是宪宗、睿宗。
再两侧是孝宗、武宗。
这就是大明目前太庙中,九庙供奉的九位先帝。
“老道士”把仁宗从太庙请到祧庙去了。
先帝又把宣宗请到祧庙。
朱翊钧驾崩就要把英宗请到祧庙。
嘉靖年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嘉靖二十四年,睿宗祔庙,此时太庙刚好九个牌位,“老道士”特别鸡贼,他怕自己死后,睿宗被祧迁到祧庙,先把仁宗祧迁到祧庙,让自己刚死去的皇后占地方,这样后世在祧迁,只能按照宣宗、英宗、宪宗……顺序来。
大明还有两个真皇帝没进太庙呢,“老道士”先把假皇帝,给请到太庙里来了。
朱翊钧打算以后,慢慢把真皇帝请到太庙,把假皇帝祧迁到祧庙去。
朱翊钧祭祀完,数了一下享殿的礼器,摇了摇头。
东、西配殿,要太常寺官员,还有功臣自己后代祭祀,朱翊钧想到有两个假功臣,配享太庙就生气。
一个神棍刘基。
一个后代吹捧上来的郭英。
找机会把刘基、郭英都请出去。
状态提示: 第16章 祭祀太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