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一个学科的诞生(一)(3/5)
给了小刘九个尖子生,十四班一下就冲上来了。”章南也笑,“确实偏心了,不过也不是没有考虑。”
给大伙儿解释道,“十四班在高一的时候,功不可没啊!盘活了整个高一学年的学习氛围。”
此言一出,原来二中的几个班主任都是点头,这一点确实如此。
章南继续道:“可是,对尖子班的推动作用却不大。”
笑对汪国臣,“这一点,我得批评你了,你的班就挨着十四班,一点力都没借上。”
汪国臣苦脸点头,“接受批评,那帮小子就是听不进去,怎么激也没用。”
章南,“主要还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没有可比性。”
这话赢得了十七班班主任的认可,“确实,也就能利用十四班给增加学习任务找个借口。”
“其它的,说啥都没用啊!毕竟十四班搅合的还是普通班,没把尖子班超过去。”
章南,“所以啊,正好借这五个班在一起的机会,可以想想办法。”
“我当初的想法就是给十四班输送一点新鲜血液,也许能往上冲一冲,给其它四个班一点压力。”
看了眼大榜,“现在看来,也许有希望。”
抬头看向刘卓富,“小刘啊,你得再加把劲儿,只要超过去一个,那几个班的学生我估计就坐不住了。”
“......”
“......”
“......”
“......”
其它那四个班的班主任脸都绿了,原来坑在这儿呢!
你别说超过去一个学生坐不住了,大校长这话一出,他们几个当班主任现在就坐不住了。
你品,你细品.....
就说十四班超谁吧?超谁谁难受!
一班、二班、十六、十七的班主任相互对视一眼,感觉压力有点大了。
章南这哪是随便来走走?坑不小啊!
但是,坑挖完了,接下来就是下好处了。
看着那四个尖子班的班主任,“大家也别有什么心理负担,让学生们竞争,可不是让你们有太大的压力。”
“从下个月开始,包括十四班在内,咱们在老师这一块儿不看排名拿奖金,只看学生的成绩提升了多少。”
“哪怕排名降下来了,但成绩上去了,那就是你们的功劳,就该拿对得起这份付出的奖金。”
大伙儿一听,果然。
不过,这块肥肉确实也够大的了。
章南点到为止,不再多聊了。
很多话其实不用挑明,她对几个尖子班目前的态度其实是不太满意的。
把尖子生聚集到一块儿,并不是为了依靠好的学习天份高高在上的,更不是尖子生就应该拥有最好的教学资源。
而是身为尖子班,你应该比普通班更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行,攀登更高的高度。
否则,尖子班就失去了意义。
二中的整体升学率得靠全体师生的努力,可是二中能拔多高,打出多响的名号,却要靠尖子班来冲锋。
得让尖子班动起来,拼起来。
这就是她为什么偏向刘卓富的原因,十四班必须要冲上去,打破尖子班的安逸圈。
“还有一个事儿。”章南一点都不拖泥带水,说不聊就不聊,说起了今天过来的第二个目的。
“是这样的,汪老师和小刘老师前几天向校里提出一个建议,就是建立二中自己的题库。”
大伙儿一滞,再次把目光集中到汪国臣和刘卓富身上,不得不感叹,年轻就是好啊,冲劲儿足,想法多!
题库?
这个概念不陌生,但是有点超前,二中现在还没到那一步。
哈三中有自己的题库,师大附中也有,像是京城的四中、人民附中当然也好。
可这些都是省一级,甚至是国家级的重点中学,有权威性。
二中算什么?县级中学罢了。
也许按照章南的发展路线,几年之后,二中可以在龙江省打响名号,成为黑马。
到时,也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是可以建立自己的题库的,甚至是教学模式的。
可是,现在...太早了吧?
说实话,题库也好,自身独有的教学模式也罢,甚至延伸到教育本身,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这就好像,二中为什么要照搬哈三中的教学模式,其实有很多并不适合二中。
人家那是集合了全省的优秀生源、优秀教师,而二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素质是达不到那个高度的。
为什么不上来就自己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思路?
原因很简单,人家哈三中多少老师参与省内高考、中考的出题出卷?又有多少人参与教材编写?
这就是优势,人家是最了解考试重点,以及教育脉络的那一波儿人。
总结出来的教案大纲也是最权威的,题库更是最精炼的。
尽管有些不适应的地方,但也比起你自己闭门造车要强得多。
而题库,更是反映了一个学校在捕捉考点、教学重点上的精准度,也是一个学校成为名校的必然过程,必然追求。
就像后世的黄冈、衡中一样,某种意义上来说,“黄冈题库”、“衡水模式”已经不仅仅是自身高考成绩有多好的问题了,他们影响的是后世几十年的中国教育现行的理念。
当然,尚北二中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这是地域决定的。
可是,做龙江省的名牌高中,起码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大家伙儿之所以现在工作热情这么高涨,一来是二中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