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刘衡(二合一)(2/3)
心。”“嗯,你说。”张一谋目光炯炯地看着于东。
“小说里面涉及到了敏感时期,如果照着小说拍出来,广电那边过审会不会有困难?”
张一谋拍着胸脯说道:“这个你放心,我对怎么过审很了解。”
听到张一谋这话,于东的耳朵嗡嗡响了一下: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呢?
随后他就想起来了,这话张一谋后来在拍《活着》的时候也跟余桦说过。
但是结果《活着》并没有过审。
有了这个“后车之鉴”,于东心里也直打鼓,心说这次张一谋别再玩脱了。
如果这次玩脱了,不光是《寡妇之死》出不出得来的问题,后面的《活着》恐怕就更难了。
“我觉得张导你还是多些准备好点。”于东提醒道。
张一谋点头道:“好,我会注意的。”
于东观察到,虽然张一谋嘴上这么说,但是从表情来看,他并没有把过审的事情当回事。
也是,张一谋的导演生涯起点太高,迄今为止基本一帆风顺,拍什么就成什么。如今的他还没经历过大挫折,是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当然对于自己有着充分的信心。
这时苏桐在旁边笑着问道:“这次的演员,张导是怎么安排的?”
“安排还谈不上,只是有了些想法。”张一谋笑道:“里面的主要角色不多,李雪莲这个角色我准备还让巩莉来,她戏路也适合。另外一个重要角色于西,老刘跟我推荐的是李雪建。”
一旁的刘衡点头道:“李少虹的新电影《四十不惑》我是编剧,所以前段时间我跟主演李雪建有不少接触。他在《四十不惑》里面演的就是个知识分子,角色呈现上不会有任何问题。”
“可是于西这个角色很有争议,李雪建来演会不会不合适?”于东担心道。
李雪建这两年正当红,连续主演了《***》和《渴望》。
他现在的形象极其正面,忽然让他来接于西这样的角色,他未必愿意,就算他愿意,观众们也有可能接受不了。
现在的电视观众太当真,很容易把演员跟角色绑在一起。不少人真的就认为,演好人的是好人,演坏人的是坏人。
如果一个人把反面角色演得很生动,观众们第一反应不是这个演员演技有多好,而是认为这个演员就是这样的人。
后来演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冯远佂就是一个例子。
随着影视业的发展,后世这种情况虽然也有,但不如现在这样夸张。
张一谋想了想,说道:“于西这个角色很复杂,虽然很有争议,却并非完全是反面角色。他是个有些缺点的文人,内心其实还是有着底线和坚持的,只不过因为一时的起念,推动了李雪莲的悲剧。”
刘衡开口说道,“就是因为如此,所以我才认为应该由李雪建来演。于西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如李雪莲多,但是他很复杂,也很重要,能将他诠释好的演员并不多,李雪建非常合适。而且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他应该不会拒绝,至少不会因为于西这个角色的争议形象而拒绝。”
于东点了点头,“演员的事情,还是你们二位比较了解。”
于西这个角色让李雪建来演,于东当然高兴。李雪建是于东非常喜欢的一个演员,他饰演的***以及秦始皇,都给于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且对于李雪建是否能够演好这个角色,于东一点都不担心。李雪建演技很好,戏路也宽,可以说是演什么像什么。
事情谈到这里,包厢里的气氛也更加轻松起来。至于版权使用费的事情,于东没问,张一谋也没提。
主要是苏桐跟刘衡他们在,不方便谈具体的费用。
至此,张一谋此行的目的基本达成,手又痒了起来,“反正饭菜还没上,咱们玩会儿牌吧。我在剧组带他们玩过掼蛋,老刘也会,不用费劲教他规则。”
这个提议被一致通过,牌桌很快就支了起来。
打牌的时候,几人就没有再谈正事,开始聊起了一些闲话。
刘衡这段时间算是比较忙的,《秋菊打官司》和《四十不惑》这两部电影的拍摄时间有重合,他需要两头都顾着,非常不容易。
但是他自己表示甘之如饴,自从开始担任编剧之后,他的劲头十足。
刘衡笑呵呵地说道,“我感觉我现在已经刹不住车了。”
苏桐理了理牌,抬头看向刘衡,“这话怎么说?”
“人嘛,一旦尝到甜头就会继续下去。其实一直以来,我对重现某种画面就非常向往,看到电影的某个镜头时,我会瞬间被打动。所以我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创作也能达到这种效果,这也是我最初对电影怀有的期待,可以直接跟观众交流。”
听到刘衡的话,于东跟苏桐同时点了点头。
其实文学创作跟剧本创作既有共通,也有不同。
剧本创作中,画面的塑造基本上是必须的。但是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却不是这样,画面感有时候是可以被抛弃的东西。
于东也从刘衡的话中,找到了他能一步一步成为国内顶尖编剧的原因。
一个人的成功,内动力的是十分重要的,而刘衡的内动力就是他所说的塑造画面,跟观众直接交流。
当然,外动力也很重要,也就是他说的“甜头”,如果没有一开始《黑的水》被改变成《本命年》以及紧跟其后的《伏羲伏羲》被改变成《菊豆》,他恐怕也不会这样义无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