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请教(1/3)
于东一直都没有从公司拿过钱,反而前期一直在往公司投钱,但即便如此,他的个人账户也已经攒了不少钱。
这些钱的来源主要是版税,其他还有诸如顾问费、设计费、影视改编授权费、编剧费等收入。
这段时间,吉米其实也一直在盯着于东手里攒的那些钱。
在吉米看来,钱这种东西放在账户上是最不靠谱的,得让它转起来才行,所以吉米就想跟于东再一起合资进入实业。
主要是之前于东的一个叫王进的学生,家里原本有个做鞋的小作坊,这几年发展不错,已经有了一点规模。
去年王进就到深空来找余量谈过合作,一方面是希望深空能给他们的公司投点钱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也是想借助深空的平台给他们树立品牌。
只不过深空公司的中心在文娱版块,所以没有把这事重视起来,一直都搁置着。
吉米想的是,可以由他跟于东个人成立一家公司,然后再投资或者并购王进他们家的公司。
其实吉米想的很简单,他想做事业,最好从衣食住行做起。
衣食住行这四样,食住这两样成本高,风险大,周期长,都是重资产。
还有行,要想在行上面赚钱,要么修路,要么造车。
想要修路,就要成立建筑公司,现如今建筑行业倒是利润很客观,但是风险高,责任大,一个不小心,出了什么事情会受到牵连,他们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而且建筑行业跟深空现如今的业务几本没有关联的地方,无法靠深空这边提供有力帮助。
再说造车,吉米认为还不如去修路。
食住行都排除了,便剩下一个衣了。
吉米非常看好中国的服装市场,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对服装的要求也会随之增高。
现在国产成规模的服装品牌屈指可数,而且那什么安踏、特步,在吉米看来都不成气候,如果他们进场,非常容易拿下市场。
王进家的鞋,吉米看过样品,质量很好,而且设计很有特点,非常有潜力。
亏就亏在品牌没有名气,纯走低端市场,完全是薄利多销。
在吉米看来,王进家做鞋是还不错,但是做生意就不太行了,照他们这样做下去,以后利润肯定会越来越低,最终无法抓住这波疯狂上涨的市场,最终黯然退场。
现在王进家的牌子想要做起来,首先要在宣传上下功夫。
既然是做鞋的,最好是找个体育明星来代言,然后再花点钱拍个广告放到电视上播放,主攻大城市年轻人的市场。
……
于东不知道吉米在打他小金库的主意,他正在办公室里面看着一份邀请函。
这份邀请函是从意大利sei出版社寄过来的,上面说,希望于东能够出席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在七月份举行的颁奖典礼。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于东获得了今年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而就在去年,余桦才刚刚凭借《活着》获得这个奖,成为这个奖项第一个获奖的中国作家,而今年于东又再次拿下这个奖。
据于东所知,这也应该也是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第一次连续两年把国际文学奖颁发给同一个国家的作家。
当然,这只能算是前无古人,但不能算后无来者,因为于东印象中,后来卡佛文学奖打破传统两次,后来他们连续两年颁发奖项给美国作家,以及西班牙作家。
而这一世,又中国作家把卡佛文学奖打破了这个传统。
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并不是什么野奖,而是非常有分量的文学奖,在于东跟余桦之前,有很多文学界的重量级人物获得过这个奖项。
譬如法国的新寓言派大师米歇尔·图尼埃尔、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多丽丝·赖辛、新派扛鼎人物娜塔莉·萨洛特以及巴西著名语言家保罗·科埃略。
连续两年将国际将颁发给同一个国家的作家,这也算是释放某种信号,事实上,不需要格林扎纳·卡佛奖来释放信号,这几年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日渐大起来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他们把奖颁给了《人群》,倒是于东没有想到的,从过完的情况来看,更受这些文学奖青睐的其实是《向西》,又或者是《寡妇之死》。
《人群》这本书在国内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不过在外国的表现却不如其他作品,因为这部里面的沪语写作特点在译本中根本就体现不出来。
倒是有译本尝试过利用当地某方言来翻译,就比如有个法语翻译尝试用加斯科尼方言来翻译《人群》,但是最终呈现的效果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糟糕。
既然格林扎纳·卡佛奖能颁给《人群》,肯定不是因为这本书在写作语言上的创新,而是因为它意识流的特性。
“于老师。”
于东正在盯着邀请函发呆,门口有人敲门。
抬头一看,表演一年级的邓趠站在门口。
笑着将邀请函放进抽屉,于东笑道,“邓趠啊,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邓趠将一份稿件放在胸口,然后弯下腰去,一直弯到九十度的时候,他面朝地面踩着小碎步朝于东走来,到了办公桌跟前,再将手上的文件呈上去。
这一番动作,特别像是大殿中负责传递奏章的太监。
于东伸手拿过稿件,白眼道,“做什么怪相,站直了。”
邓趠怪笑道:“这不是剧团最近分了我一个太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