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月旦评(1/2)
时间飞逝,眨眼间一月已过。
距离月旦评开启的日子近在眼前,所以这段时间许都来来往往空前的热闹。
“世子,一切都办理妥当了,我们将地点选在了许都城最繁华的水街,由典将军带着三百人守卫着。”郭嘉轻摇手中羽扇,笑道。
“嗯,奉孝费心了。”
曹昂点了点头,任由身边的侍女为自己更衣换甲。
自从他和曹操商量着同意开启月旦评后,曹操便以练兵之名,将这些琐事上下全全交由他打点了,这让本就为追查孙家郡主出逃而头疼的曹昂不禁更加烦心了。
好在曹操也说了,会让郭嘉和典韦来帮自己,这才不至于让他太过手忙脚乱。
听着曹昂的话,郭嘉不禁笑了笑。
“世子言重了,这段时间您操劳许都大小事宜,在下能分忧一二,也是应当的。”
“况且世子这一书开展月旦评的求贤令可着实是让在下大吃一惊啊。”
说着,郭嘉不禁展开手中文书,朗声念道:“今天下,若有无德有才之人放于民间,或文俗之吏,高才异志;或不仁不孝却有治国用兵之术,皆可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念完,郭嘉重新收起了文书,笑看着曹昂,“世人都看重德行胜过才情,唯有世子是个例外,重才而不重德。”
“如此气魄,当真是让在下钦佩啊。”
曹昂微微一笑,也不在意。
在他看来,如今尚还没有科举,所以官员晋升的通道基本都是由世家大族们所掌控着。
如果是太平盛世,世家垄断这倒也无可厚非;但毕竟身处乱世,想要招揽人才,就不得不另辟蹊径了。
就比如当今天下乃是注重德行的天下,想要做官,基本都是通过“举孝廉”,就连曹昂自己也是这么晋升的,所以那些有才情的寒门士子想要正常晋升基本是没可能的,只能另寻他法。
而除了举孝廉做官之外,唯一能成名的方法就只有经过高人名士的品评点赞才行。
就像那卧龙凤雏。
所以月旦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旦有机会被品评,身价便可暴涨百倍,名扬天下。
昔年的曹操,不正是因为汝南许邵兄弟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闻名于诸侯间的吗?
这也是为什么曹昂敢用月旦评作为转移视线的方法,因为它真的能吸引天下人的目光。
“只是……”郭嘉看着手中诏书,有些迟疑。
“奉孝但讲无妨。”曹昂微微一笑。
郭嘉疑惑道:“只是世子这封文书不招德而招才,只怕会……”
“会什么?鼓励那些急功近利的小人?“曹昂笑着摇了摇头。
“奉孝以为,什么是德?”
“请世子赐教。”郭嘉躬身作揖道。
曹昂微微一笑,凭空托起,“乱世之中,临阵能致胜,不使将士枉死是为德;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挨饿是为德;至于那些坐而论道只会口中啰嗦的人,除了会摆架子装清高外,还有什么用?”
“原来如此。”郭嘉恍然。
“乱世需重典,世子能有如此眼光,当真是天下之幸啊。”
“奉孝以为不是汉家之幸?”曹昂似笑非笑。
郭嘉却只是轻摇羽扇,笑着不发一言。
“走吧,别因为迟到坏了天下名士的好心情。”
曹昂在侍女的服侍下将佩剑系在腰上,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郭嘉微笑着紧随其后。
月旦评开展地点离司空府并不算远,二人很快就来到了现场。
尽管早已知道月旦评有足够的吸引力,但当曹昂真的看见那人山人海的场面时,还是忍不住大吃一惊。
只见那缓流的河边搭起了一个高高的擂台,擂台两侧挂着以往天下名士的品评,中心则摆放着一张古朴的案桌,上面有文房四宝,而案桌之后,则有着一张横幅书写着三个字。
月旦评。
“竟然会有如此多的士子?”曹昂惊愕的看着郭嘉。
郭嘉微微一笑,“天子脚下想要出名的人可并不少。”
“那就去看看。”
说着,曹昂翻身下马。
二人很快就找到了一侧专门留出来的通道,随后在典韦的护送下走上了擂台。
曹昂跪坐在案桌前,而郭嘉与典韦则一左一右的站在他身后。
准备好一切后,曹昂对着身边的郭嘉点了点头。
只见郭嘉上前一步走到台前,主动对着台下的士子作揖行礼,士子们纷纷回礼。
“诸位,在下郭嘉,此次品评会的主审。”
“今日‘月旦评’乃天子下诏,诚邀四海有志之士前来自荐,且此次品评不求德而求才,若有能治国安邦或者深谙用兵之人,大可上前,若能过关,自可征辟入朝为官,报效朝廷。”
郭嘉的话音不高,却十足点燃了台下一众士子的激情,让得他们纷纷摩拳擦掌,显然有些迫不及待了。
郭嘉回过头来看了曹昂一眼,后者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时间紧迫,若有上擂者,便先请吧。”
说完,郭嘉微笑着主动后退一步,让出了面前的中心位置。
“我来我来。”
很快,便有一名白衫青年主动上擂,手中还持有一方书简,神色恭敬的递给了面前的郭嘉。
“在下张三,携屯田之计而来,还望郭先生过目。”
“哦?屯田?”郭嘉一边打开手中书简,一边饶有兴趣的说道。
“我记得司空去年就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