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扶桑野望,狂妄天皇(1/2)
没错,就是九州岛。
当初大元十五万大军,就是面对九州岛的四十里石墙无可奈何,又被暴风一波带走的。
从那以后,扶桑自认为有“神风”助,天命所归,愈发骄狂。
在历史记载中,丰臣秀吉统一扶桑后,直接制定了,先图朝鲜,再灭大明,进而征服全世界的疯狂计划。
正所谓“不屑国家之隔,山海之远;长驱直入大明国,易吾朝之风俗于四百州,施帝都之政化亿万斯年”。Ъ
丰臣秀吉其狂妄之情,溢于这近百个字之中。
当然了,大明万历皇帝很快就派四万大军入朝,让丰臣秀吉明白,“大唐是你爸爸,大明依旧是你爸爸”的道理。
不管怎么说吧,朱标如今攻扶桑的第一仗,就选在了九州岛,大元当初失败的地方!
他要堂堂正正,打断扶桑的脊梁!
……
……
就在明军的舰队,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扶桑的后醍醐天皇,也率领五万大军,来到了九州岛,和怀良亲王汇合。
他也判断,明军的主攻方向是这里。
如此判断的理由,除了大元年间那场战争之外,就是怀良亲王本人了。怀良亲王斩杀了大明五名锦衣卫,从报仇的角度考虑,明军的主攻方向,也应该是个怀良亲王坐镇的九州岛。
必须说明的是,前来迎接后醍醐天皇的,除了怀良亲王以及九州岛上四个忠于南朝的大名外,还有九州岛上的十一个北朝大名。
没错,就是北朝大名。
扶桑的南北朝,和华夏的南北朝,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华夏的南北朝,是大致以长江为界,所属势力一南一北对峙。
扶桑的南北朝呢?
后醍醐天皇,以本州岛的吉野为都,因为在本州岛之南,称南朝。后圆融天皇,以本州岛的京都为都,因为在本州岛之北,称北朝。
至于他们的势力?则在扶桑各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关南北,犬牙交错,并没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比如九州岛吧。
怀良亲王以及四个大名,是效忠南朝朝廷,也就是后醍醐天皇的。但是,九州岛上还有十一个大名,是效忠北朝朝廷的,也就是后圆融天皇的。
说到底,后醍醐天皇和后圆融天皇的关系,不是类似于靖难之役中的朱棣和朱允炆。在靖难之役里面,建文帝是当然的皇帝,朱棣说破天也就是个造反成功而已。
扶桑产生两个天皇的根源,是某次两个拥有同等继承权的皇子争位,最后在幕府的调停下,两位皇子以及他们的后代,轮流做天皇。
经过种种变故吧,形成了两个天皇。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死了之后,赵光义继位。赵光义不是如历史上一样,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真宗赵恒,而是将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赵德芳临终又把皇位传给赵光义的儿子赵恒,赵恒再把皇位传回给赵德芳的儿子,赵德芳的儿子再把皇位传给赵恒的儿子……现在呢?就相当于赵匡胤的重孙子,在和赵光义的重孙子争皇位。
从名分上讲,两个皇帝的“大义”名分差不多,很难说谁更正统。
所以,扶桑的臣子们,无论投向南北朝哪个方向,都是没什么心理障碍。
但不管臣子们无论效忠谁吧,大明要征扶桑,首要的登陆地很可能就是九州岛。筆趣庫
九州岛上的大名们,无论效忠南朝还是北朝,都在大明的打击范围之内。
唇亡齿寒之下,他们还是要尽量团结起来,共同抗敌的。
事实上,这也正是后醍醐天皇授意怀良亲王,斩杀大明使者的原因。
大明如果不敢报复扶桑,那么后醍醐天皇对华夏如此强硬,就是大涨了扶桑士气,声望骤增!在这南北朝相争的时刻,声望就意味着实力。只要更多的大名倒向南朝,后醍醐天皇就能取得南北朝之争的胜利。
如果大明报复呢?
那也没关系,大元被“神风”消灭的十五万大军,就是明军的前车之鉴!
而且,战胜明军之后,后醍醐的声望得高到什么程度?九州岛上的北朝大名们,如果全部倒戈,南朝马上就能取得这场南北朝之争的胜利!
所以,后醍醐天皇认为,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再次统一扶桑就在眼前。
还没到中午呢,后醍醐天皇就设宴,款待跟随他前来的九个大名,以及九州岛上的十六个大名。
并且,把一个人介绍给了大家。
后醍醐天皇道:“诸位爱卿,这位,就是村上野助,村上水军的大统领!他已经率领村上水军,全部归顺于朕。朕也赐予了他大名的称号。你们,互相认识认识吧。”
“村上水军?”
后醍醐天皇话音刚落,就有一个三十五六岁,满面精明干练之色的大名,冷哼一声,道:“恐怕是村上水贼吧?”
此人名叫今川贞世,不但效忠的是北朝后圆融天皇,而且是九州岛上最能打的大名。难怪,他对南朝后醍醐天皇招降村上野助等水贼之事,如此不满。
后醍醐天皇为了拉拢今川贞世,还是尽量缓和语气,道:“村上爱卿,之前的确做过水贼。但是,当此明寇入侵我扶桑之际,主动归顺于朕,与朝廷共抗明寇,大节无亏。朕认为,赐予他一个大名的称号,并无不妥。”
村上野助也慷慨激昂,道:“明寇如果怕了天皇,不敢前来,还则罢了。他们若是敢来,微臣定携村上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