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传言(2/3)
景上做出“预测”,这种预测自己一旦反映上去,应该能够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甚至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移动的发展轨迹,能够提早的让中央同意私人资本进入移动通讯领域也不是不可能。萧寒想到这里,一条阴谋诡计逐渐的在脑海中成形,说干就干,他抓起了电话,就给念祖打了过去,在电话中交代了一番之后,对陈虎说道:“这件事情不能操之过急,等咱们做好了准备之后,唱一出戏看看,我觉得,肯定有不错的效果”!
“好,我听你的,不过,你务必抓紧啊,我可是听说了,最近已经有人提议要在东省那边建立大哥大基站了”!以萧寒和陈虎的社会关系,只要留意,这样的消息自然很容易获得,正是因为事情紧迫,陈虎才从沪市飞回来找萧寒商量的。
“放心吧”!萧寒想到了解决办法,心情自然舒畅。
80年代中后期,阵列处理技术引入移动通信领域,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智能天线,智能天线应用广泛,它在提高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以及降低系统整体造价和改善系统管理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点。
最初的智能天线技术主要用于雷达、声纳、军事抗干扰通信,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等。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组网技术、天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迅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利用数字技术在基带形成天线波束成为可能,提高了天线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程度。
智能天线技术因此用于具有复杂电波传播环境的移动通信。此外,随着移动通信用户数迅速增长和人们对通话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移动通信网在大容量下仍具有较高的话音质量。经研究发现,智能天线可将无线电的信号导向具体的方向,产生空间定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doa,
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同时,利用各个移动用户间信号空间特征的差异,通过阵列天线技术在同一信道上接收和发射多个移动用户信号而不发生相互干扰,使无线电频谱的利用和信号的传输更为有效。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使用智能天线可满足服务质量和网络扩容的需要。实际上它使通信资源不再局限于时间域(tda)而拓展到了空间域,属于空分多址(a)体制。
由于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随即衍生的诸如接力切换,同码多址的技术也逐步完善,不过,这时候致力于研究此项技术的科学家,还在把这项技术局限与军事技术,不过,由于g技术的成熟,却始终没有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那个时空,还需要到九十年代中期,才会转向民用,而萧寒则把这个过程提前。
在这里不能不说cda450是为了将东欧和北欧广泛使用的n450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升级至支持多媒体应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而开发的。而且cdma450技术本身具有频率低、覆盖广、室内穿透覆盖好、容量大、支持无线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等特点,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在覆盖范围很大、用户密度很低的情况下它的投资成本仍可以保持较低。
而这一技术,也是因为前边g这一技术已经完成了大部的覆盖,终究难以推行,因为要建立新型基站,撤换老的基站,这将是一大笔经营商难以承受的之初,于是人类历史上经常出现的一幕又发生在cdma身上,那就是明明更先进,更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却始终没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种制约,在那个时空中致使即便是2001年的时候,itu-d第7专题组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比较以及方案论证,最终发现cdma450方案是解决用户分散地区通信的最佳选择,但是到了09年,却依旧是难以推行,最终不过是在一些城市建立了实验网,然后在西藏等地,g覆盖较弱的地区,作为了一种通讯的补充,还搞了一个村通工程,就像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在g的压迫下,扭扭捏捏的躲闪着发展。
其实呢,所谓的cda800/1900的一种变体而已,cda800/1900仅仅更换了射频模块,在技术上与其没有本质的区别,价格也几乎相当。但不一样的是,cdma450每个基站的覆盖面积远远超过pa450所需基站数目为高频(1500mhz以上)系统的1/6-1/8。
有着这些优势,而此时的国内也好,国外也罢,g的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后世的情形,尤其是国内,g的铺设,还根本就为零呢,当然不会涉及到拆g换c的高成本难以承担问题。
以上种种,萧寒不过是想着在利用邮电部那帮老爷们并不了解这些技术上的事情,将cdma换一个面孔出现在国内。
好吧,这样的话,民营cd胜,就需要看经营者的水平了,众多的实例证明,这根本就不需要萧寒担心。
“国家一向就是与民争利,那么,这回就阴国家一把吧,何况,最后被“坑”的还指不定是谁呢”,尽管已经想着这么做了,可萧寒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心安的理由。
萧寒安排了下去,心里也预计了一下,哪怕是cdma技术比较后世还有些不成熟,但是在加大研发力度之后,很快就能达到应用的需要,也许都不用一年,就能够达到铺设推广的要求,这样的话,和移动通讯这位大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