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官上任(1/2)
王太后脸色一沉,说道:“说说你的看法。”
闻言陆玉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只是他不敢表露出来,继续低头看着地面,说道:“东南道乃是进士派的地盘,他们在江南势力很大,如果让他们的人当了县令,必然会更加势大难制,如果能够给他们的地盘里安排一个世家派的人,必然能够打破进士派在江南的独尊局面,这乃是制衡之道。”
王太后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默然不语,眼睛看向宫殿之外。
这里的宫殿高大巍峨,十分壮观,王太后看向外面,心中思索,应该如何安排这个县令的事情。
陆玉秀由于拿了世家派的贿赂,所以愿意为世家派说话,按照一般的惯例,王太后应该会听从他的意见,做出有利于世家派的决定,但是王太后心思难测,陆玉秀也只有五成的把握。
“皇帝,你的意见如何?”王太后转头问小孩子皇帝。
皇帝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身体,用稚嫩的童音说道:“全凭母后决断。”
王太后闻言点了点头,继续思索起来,过了片刻之后,王太后说道:“国家已经经不起更多的纷争了,如果挑起世家派和进士派的争斗,对朝局不利,我看还是选择梅晚秋吧,让进士派继续为国家把守好东南的财源之地。”
陆玉秀闻言心中暗暗失望,只是他不敢表露出来,只好应是。
王太后提笔在奏折上写下自己的意见,然后就交给陆玉秀盖印发下去执行。
按理说中书省才是王太后的秘书部门,有帮助王太后草拟旨意的权力,但是王太后不信任外廷的官员,所以任用了宫里的太监作为秘书,陆玉秀这才有了在奏折上盖印的权力。
朝廷的旨意很快就下发了,梅晚秋听说自己得到了高隆镇县令的职位,心中也是十分的惊喜,他通过孙思秀的信件得知,高隆镇乡勇颇为善战,曾经两次剿杀了倭寇,到高隆镇任职很容易立功,升迁自然更快。
因此,梅晚秋还是高兴的,很是期待高隆镇的任职经历。
一场涉及到各方势力角力的官场纷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其中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进士派一方赢得了胜利,自然是欢欣鼓舞。
此时已经是六月末了,秋收即将开始,高隆镇里,刘宇田地里的番薯获得了大丰收,三十五亩田地里,收了三百五十石的番薯,刘宇让人全部收到仓库里保存,准备扩大种植的规模。
虽然刘宇有心购买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番薯,但是由于他银根比较紧张,所以暂时推迟了此事。
高隆镇也在秋收的氛围之中,迎来了新任的县令梅晚秋。
梅晚秋带着几个仆人,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而来,高隆镇的主簿率领众人在十里之外等候迎接,主簿是一个举人,通过举荐为官,虽然官小,但是主簿还是有能力的,组织了一对舞狮队助兴,还有锣鼓队奏乐,又有十米长的鞭炮,可谓是十分充分了。
正当众人翘首以待的时候,只见远处来了梅晚秋,梅晚秋骑在马上,自然能够看到这里众人聚集,早有信使通知了此事,梅晚秋对高隆镇的职责倒是比较期待。
梅晚秋来到十里长亭之外,翻身下马,主簿率领众人上前鞠躬说道:“恭迎县令大人。”
“各位免礼。”梅晚秋抬手虚按,说道:“今日本官上任,能得众位同僚的迎接,深感荣幸,本官出事公平公正,在任期间希望能与各位同僚精诚合作,共同创造辉煌的功绩!”
众人很给面子,纷纷鼓掌喝彩。
“起鼓!舞狮!点燃鞭炮!”主簿声嘶力竭地大声喊道。
旁边舞狮队就在激昂热烈的锣鼓声中舞了起来,鞭炮被点燃了,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红色的鞭炮不断炸裂,爆出一朵朵红花来。
众人站在旁边观看,觉得气氛弄得还不错,至少比较热闹。
当然,比起别的高官下来视察,要黄土铺路,清水洒扫,仪仗众多,仆人随从上百,当然是远远不如,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的县令就职而已,不需要那样耗费巨大精力。
舞狮慢慢停歇,鞭炮也燃烧殆尽,众人纷纷拱手作礼,然后让县令先行,众人尾随其后,朝着高隆县城走去。
众人一边走一边交谈,梅晚秋来之前做过功课,阅读过吏部关于高隆镇官吏功绩的档案,知道前一任县令是因为剿匪有方而升官的,这次来他自然是希望复制这个功劳,让自己也升官发财。
所以,梅晚秋在与众人交谈的时候,十分重视收集关于乡勇的信息,他知道高隆镇两次立功,都是乡勇做出来的,按理说乡勇战斗力不是很强,但是高隆镇的情况或许出人意料。
“乡勇现在由谁负责?”梅晚秋抓住机会问道。
典史走了出来,说道:“下官负责。”
“你是?”梅晚秋还不认识典史,故而问道。
“下官乃是典史周玉行。”周玉行拱手说道。
梅晚秋略微皱眉,在他看过的高隆镇档案里,可没有周玉行这个人,梅晚秋不想过分表现出自己渴望功劳的嘴脸,所以他故作矜持地说道:“你训练的乡勇?”
周玉行闻言略感尴尬,按照道理来说,乡勇并非经制之师,不归典吏直接管理,而是由乡勇的团练使管理,这是孙思秀、刘宇和崔文龙的事情。
“乡勇并非下官训练。”周玉行黯然退后。
梅晚秋看了看众人,就看到孙思秀,梅晚秋点了点头说道:“孙大人,乡勇是你训练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