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疯狂扩张(1/2)
陈响丸合伙朱晓华和其他商贩,把海鸥照相馆里的胶卷买走,转而存到了一栋宅里,不过是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其他人却真以为海鸥照相馆没有了胶卷可用。
小高心中感叹道,唐一民这些人可真傻。
陈响丸继续:“再过一两天,新的员工们就到了。胶卷的事,大家不用担心。朱哥既然决定在这个时候扩大规模,必然已经为大家做好了准备。大家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每天完成拍照任务即可。”
小高感叹,海鸥照相馆果然要扩大经营规模了。
当晚,小高把这个消息告诉姚总。
姚总气愤不已,拍着椅子扶手说:“好你个朱晓华啊,居然把我们骗了。还想趁机增加拍照点。既然这样,我们就光明正大地来一场竞争。”
姚总招来小杨和点三陆,吩咐了一番。
姚总又对点三陆说:“他海鸥照相馆想增加十个拍照点,那我们就也增加十个。你明天就去再买十台相机回来。他海鸥照相馆有十五台相机,我们有二十台。而且我们的胶卷储量也是他们的几十倍。我倒要看看他如何赢我们。”
点三陆快速把会计找来,拿出账本,跟姚总说:“现在账上没钱,还欠着供货方不少钱。”
前两天姚总让他去办事时,他就问过会计,现在整个明光照相馆是完完全全地负债经营。
所有的钱,全都压在胶卷上了。
姚总见这么多人在场,点三陆居然带着会计来拆自己的台,他有点不悦。
姚总说:“那就再借点钱,这十台相机是无论如何也必须要买的。只有抢占足够多的拍照点,才能与海鸥照相馆一较高下。”
姚总想,别的钱能省,但买相机的钱绝不能省。
抢占洛城市场,相机就是武器,胶卷就是弹药,只有有了足够多的相机和胶卷,才能把对方打趴下。
会计面露难色:“十台相机,差不多一万多块钱,这么多钱,恐怕需要领导审批之后,才能去信用社贷款。”
姚总说:“此事比较急,有什么事,你拿来我签字就行了。”
会计见姚总给出承诺,当即答应立即去办。
两天后,十台相机准时送到明光照相馆。
姚总又新招了十二名员工,紧急进行照相业务培训。
姚总亲自上岗,教他们如何调焦距,如何调光圈,如何曝光,如何换胶卷等等。
这些人大多都没接触过相机,有人生平第一次听说胶片上的图像跟实际的图像是反过来的,露出满脸的困惑。举手问:“那这样以来,客户照相的时候岂不是要头朝下脚朝上,头手倒立着拍照?”
姚总简直无语。
还有人问:“如果焦距不对,我是不是需要招呼客户,让他到相机跟前来一点?”
还有人说:“中途能把胶卷拿出来吗?”
姚总跟他们解释了半天,可是越解释问题越多。
还有的人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调了光圈,人像才变清晰?
为什么彩色的人像照出来是黑白一寸的?
为什么胶卷需要冲洗之后才能成像?
这什么这台相机有两个光圈,为什么它不能自动拍照?
姚总被问到词穷,气得差点就摔桌子。他借口抽烟,出去了一趟。
出门后,生气地对点三陆和小杨说,“你们都招了些什么人啊,底子太差了,净问些不着边的问题。我让他们过来拍照,不是让他们来研究相机如何成像的。”
点三陆倒显得很淡定,安慰姚总说:“大家大多都是头一次见相机,好奇也是正常的。需要给大家一点时间。”
海鸥照相馆那边,陈响丸的同学陆续从潞城坐火车赶过来。
共十人,挤在海鸥照相馆二楼的集体宿舍。
朱晓华亲自见到他们,并给他们做业务培训。
朱晓华不给他们讲任何理论,只是要他们拿起相机,学着自己的样子,调光圈,调焦距,按快门。
这些人的相机里都没有装胶卷,拿着空相机反复练习,不消半日,便已经熟练掌握。
然后朱晓华又要他们十人相互拍照,相互交流,直到融会贯通。
由于没有理论的牵扯,只是教大家如何操作,各人只需要简单几个动作便完成一张拍照。
有人赞叹道:“拍照原来这么容易。”
这些人是陈响丸的同学,知识水平较高,领悟能力强,朱晓华倒也省心了不少。
等这些人熟练了之后,朱晓华把他们派往洛城的各个拍照点。
城西派去了四人,城东派去了三人,城南派去了三人。城北是海鸥照相馆的大本营,仍由原来的五人留守。
明光照相馆那边,对方派出的人手跟海鸥照相馆差不多,只是拍照点分布略有不同。
海鸥照相馆多分布在小区、村口、商业街,明光照相馆多分布在批发市场、菜市场、学校、工厂等地。
第一日,双方拍照数量差不多。
海鸥照相馆十人拍摄了两千张一寸黑白照片。
明光照相馆十人拍摄了一千九百张一寸黑白照片。
当天汇总完毕后,小高第一时间便把海鸥照相馆的数量告诉了姚总。
姚总对小高的话半信半疑。
姚总说:“他们会告诉你准确数目吗,不会又想利用你吧?你不如回来算了。回明光照相馆,我依然升你的职,把胶卷业务教给你管理。”
胶卷业务可是肥差,小高兴奋地说:“姚总,真的吗?”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