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欣欣向荣(2/3)
的声音,一概不允许。反正大明的落魄书生多得是,在明朝后期,朝堂基本上被工商业出身的文人所占据,那些贫寒的文人,除非考上进士,否则就算是举人,也没做官的机会,举人做官是要行贿的,但那些贫寒子弟没钱,所以做不了官,那些工商子弟有钱,考上举人后很容易做官。
因此各地举人都是一抓一大把,更别说是秀才了。赵岩自从晋升为龙虎将军后,投靠他的文人顿时多了起来,不过这个时候的赵岩,已经不是那么缺少文人了,不可能像最先投靠他的张步云和刘衡一般,在这个团体内升到带领一个部门的位置。
就算是反对白话文也没用,如此多的秀才,爱干不干,缺一个不缺,少一个不少嘛!同意留下了当教师的文人,大多也都是出身贫寒,来赵岩手下找个事做。
在赵岩手下做事,福利都很好。每月二两银子,还有一石米麦,这就是文人的基本待遇了,若是有本事升职了,待遇更好,所以文人蜂拥而入。
就工资来说,那些高级人员的工资相比朝廷的一二品官员,还是不如的,虽然赵岩的想法是高薪养廉,不过显然在高压的反腐力度之下,暂时用不到这种策略。
不过底层官员的工资比官场上的底层官吏来说,却是高得多,生活一般没问题。
就那些高级人员来说,一般也用不了那么多钱,什么要养全家老小什么的,那不过是贪污的借口罢了,高官的花费就要比下层官员高了?
真正钱多的,还是那些士兵和将领,一旦立了功,肯定会有奖赏,另外剿匪也有红利可分。
将领所领份额,一般为士兵的1.5~3倍,最高也不能超出3倍,这是定死的一条。
另外那些从事科研的人员,没文化的叫工匠,有文化的是科技院里的‘科学家’,他们的收入甚至比士兵将领还高,发明出新技术,新事物就是立功,可以领赏,还不用像军队那样平分。
赵岩的这种利益分配方式,是把高层人员的利益掰出来,分给下层人员。那些高层的收入并不是很高,但在曰进金斗的情况下,他们的抱怨却是不高,主要还是赵岩以身作则。
赵岩赚到的银子,用来自己享受的却是很少,平时吃喝虽然精致,但却不奢侈,同时对奢侈品也不甚感兴趣。
几乎全部银子都用到来发展,因此赵岩手下的文武高层虽然没什么钱,但也能安生的过,对这种利益分配也是服气。
这就是不患穷而患不均,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上梁正了,有个榜样在那里,下梁也就不歪了。
若是上梁不正,而要求下梁正,下梁自然不服气。
一个没有太大贫富差距的团体,攀比风气自然也就不高,人人也都能安守本份,只要沿着赵岩给他们画下的无上通途走下去就行了。
青岛驻防官兵,以及近海舰队的官兵,不出几天赏赐就已经发了下来,价值十万两的赏赐,有九万两发给了他们,其他一万两归第一舰队。
一千五百名官兵,几乎每人手里都领到了40多两的赏赐,严世良也拿到了130两的赏赐,并且晋升为青岛守备。
当天严世良和手下的士兵凑钱大摆了一桌,庆祝青岛防守战的胜利。
……天气已经回暖了,十几艘渔船第驶出了青岛港。渔民们嘴里念念有词,祈祷着今天是个好天气。
一艘渔船上,一个茁壮的少年,正在穿上瞭望着海天之间的那条线,少年看了一眼正准备吊钩的爷爷,问道:“爷爷,昨天我们没捕到多少东西,鱼都哪儿去了?”
“嘿,傻小子,刚开春呢!能捕到什么东西。一般也就这两天,从南边的鱼就要过来了。”渔船上的老人笑道。
“哦!”少年有些懵懂。
“以后跟着爷爷出海就用心学,本来不想让你出海的,不过总兵大人给我们造出了大渔船,能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捞鱼,前途大着呢!”老人两眼放光的说道。
“有什么好的!总兵大人要我们交八成的渔税呢!”少年嘟囔道。
“你懂个屁!”老人顿时教训道:“就算是收八成渔税,你爷爷我捞了几十年的鱼,都没见着有人敢到远处捞的,海里的鱼都成精了。总兵大人给我们造这么大的船,一天捞他几千斤也不是难事。一天捞个一千斤,也能剩下两百斤,就算自己吃,撑都撑死你。再说这船不要钱啊?没收九成你就能乐了。”
“哦!”那少年想着感觉貌似挺有道理,就点了点头,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少年问道:“爷爷,今天我们能抓到鱼吗?”
“我也不知道,不过鱼汛也就是这几天了。”老人捋着胡须思索道:“今年不是很冷,说不定那些鱼会提前北上。”
这时不远处的海底突然泛起一阵黑色的波浪,在晨曦的照耀下,不时发出一些金黄的颜色。
“咦!爷爷你看。”少年指着那处奇异的地方喊道。
“是小黄瓜,准备撒网。”老人精神一振,爷孙两马上开始准备撒网,噗的一声,将网撒进了海里。
不一会,就满满的一网小黄鱼被拉了上来。
“这大船就是好,以前想来这中地方捞鱼,都得提心吊胆的。”老人感慨道,他这一辈子几乎都在离海岸很近的地方捕鱼,这远处虽然冒险来了几次,但小船来这么远的地方却是十分危险,随时都有可能沉船,老人也已经十多年没冒险来过这么远了。
“哈!好多鱼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