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军阀治世》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军阀治世 ()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报纸发行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240320/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报纸发行(2/3)

争上一番辽东又能怎样?

《大明曰报》一经发售,立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那些官员、乡绅、地主、商人、士子纷纷购买阅读,首先在山东收到了强烈的反响。

人们对《大明曰报》的看法不一,最主要的还是白话文方面,有的人认为这样方便阅读,有的人认为太低俗。

这样的争论早在赵岩的预料之中,并未去发表任何言论,反正时间久了,人们自然习惯了。

同时在内容方面,人们对辽东、朝鲜两大战场的大捷表现得十分欢欣鼓舞,赵岩在辽东大胜后,建虏几乎不可能再进犯关内,关内百姓也能得到一个安定的环境。

在殖民方面,人们将将实现注意到了郑芝龙身上,对郑芝龙的各种议论甚嚣尘上。

“西洋人坚船利炮纵横诸洋,然我大明船只所到欧罗巴者寥寥无几,我大明若是中兴尚可,倘若大明衰败,洋人随时可犯我大明,印第安文明之下场便是前证。”

赵岩在上面的一句话,顿时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警觉。顿时附和《大明曰报》中的建议,让朝廷将郑芝龙的水师取缔,将关税收为国有,并开放海禁,鼓励商人出海行商。

整个山东的官员乡绅都心知肚明,大明涉海的不仅有福建,还有赵岩。不过人们普遍认为,山东的海贸规模较小,远远比不上福建,就连崇祯、杨嗣昌也是如此认为,因此并不如何重视。

因为赵岩所用于贸易的商品,大多都是自己生产,所以外地进货的量虽然较大,但也不是特别的大。同时赵岩的商船,与福建相比的确是少得可怜。

报纸陆续在北直隶、山西、河南、两淮、南直隶、江南、广东等地发行,时间延后不一,随着赵岩的私人驿站一路传播。

同时宣传部还派出了三百多名记者,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分布于各省,进行不同方面的跟踪报道。

第二期报纸很快出炉,第二版的军事版面,依旧是报道辽东与朝鲜,分别对胜利士兵和俘虏进行采访,更是对多尔衮进行了采访。

被押送到工地上修路的多尔衮难得吃上了一顿饱饭,面对记者的采访,但记者问他为何要逃离朝鲜时,他带着哭腔说道:“都是多铎那个混蛋,派了信使和本王说明军已经把鸭绿江堵死了,而且代善和豪格都死了……”

专题版面,则是对陈钟盛的报道,力挺陈钟盛的各项改革方案。

第二天,第二份报纸就立马送了出去。每天一份,从不间断,皆用马车在驿站间不断传递。

从第三天起,终于收到了一些读者的来信,评论版上也有内容出现了。

凡是想要评论,或者对评论进行反驳的,都可以寄信到‘济民客栈’,筛选中刊登到评论版上。

其实最有看点的地方,就是评论版。因为人们时常会因为意见不合,在评论版上爆发骂战,非常符合世人的爱看热闹的心态。

赵岩会以公开身份,对这些评论进行一些回复,让他的声音传递出去,让人对他少些陌生。

大明各地精英阶层,迅速接受了这种每天都有的报纸。他们处于社会中上层,对于政治、军事等等非常敏感,然而在这个信息塞闭的年代,信息传递得很慢,却不全面。

而《大明曰报》的出现,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问题,虽然并不能像未来的时代那般当天的新闻第二天就能刊印发行,然而《大民曰报》胜在信息全面,内容丰富多样,而且售价很低。

大明曰报天天发行,影响力飞速的扩大。由于赵岩让驿站到处给当地的乡绅、官员、书院免费赠送,影响力不暴涨实在没道理。

《大明曰报》的那句宣传语:不出户,知天下。迅速的传遍整个大明有发行此报的的各省。

在销售方面,除了报童在街上叫卖,有些想要长期阅读的还可以整月订阅,有人专门送报。

这些销售方案,都很好的在各个驿站执行了下去。

崇祯自然不会对《大明曰报》熟视无睹,第一期的《大明曰报》刚发出来第三天,就送到了崇祯的面前。

崇祯对山东方面的情况非常敏感,锦衣卫盯得也很紧。锦衣卫在济南、济宁等重要城市都有常年驻守人员。

第一版的内容,实在找不出什么让崇祯发飙的地方,只是对这报纸的名字很是不爽,不过报纸上有郑重申明:本报乃为民营机构,意在天下士子皆能收听天子圣意,天下百姓皆能上达天听,故名《大明曰报》。

第一版的专题引起了崇祯的高度注意,统御万方,振兴朱家王朝,乃是崇祯追求的至高理想。

一时间崇祯又想起了赵岩曾经对他的建议——抄家!把那些盐商,以及郑芝龙给抄了,那朝廷的财政全都一下解决了。

只不过崇祯也就是想想,并不符合实际,就算他是皇帝,也动不了郑芝龙,人家随时可以流亡海上,到时候又成为东南祸患,实在太过冒险。

崇祯一时半会还未意识到报纸的巨大威力,也就放任自流,而且每天起床,必然让太监把买来的报纸呈上给他阅读。

随着赵岩派出的记者陆续进入状态,很多地方上的事件也在报纸上曝光了出来,这对于崇祯来说很重要。

虽然崇祯手上有锦衣卫,然而锦衣卫也是[***]机关,工作起来也不是那么积极,崇祯很多时候对地方的情况两眼摸黑。

而《大明曰报》提供了一个让崇祯知晓外面世界的窗口。

从第一期

状态提示: 第一百三十三章 :报纸发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