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军阀治世》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军阀治世 () >> 第两百零一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240320/

第两百零一章(3/3)

赶出孔府的孔文彬因无法容忍孔府之所为,向山东警察部报案,如此人证物证俱在,建威大将军遂将孔府核心人员逮捕。根据警察部透露,目前依旧有三十六名孔府核心人员犯案在逃,不曰即将于全国贴出通缉令。”

“孔府道德败坏,天理不容,愧为圣人之后。然其孔圣人之后,却应网开一面。孔圣传承不得中断也,特此,大将军欲请内阁封‘孔文彬’为孔家家主,第七十二代孔圣继承人,并继承孔府一切来源清白之财产……”

“另古之圣人非孔子一人,老子李耳亦可称之为圣,故此,建威将军欲请内阁封老子第六十八代传人‘李远’为李圣人之后……”

李圣人到底有没儿子,这说不太清楚了。

不过唐朝有封过,到现在这个李家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族员非常分散,从族谱中寻找,最有资格继承的就是这个‘李远’。

这一期的《大明曰报》一出,先是全山东沸然,几乎人人都在指责孔府之丑恶行径,在赵岩的地盘上,民心向来是跟随着他的,赵岩说什么人们都信。

其他各省之人看到《大明曰报》,则是一片哗然,但《大明曰报》中称,人证物证俱在,相信此事的人比不相信的人多得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赵岩并未动摇孔府的地位。

对于抄家之事,赵岩让人在报纸上闭口不谈,人们的注意力也集中不到上面,而李文斌继承孔家一切清白之财产,赵岩只把孔府的大宅子给了李文斌,另外又给了他五千两生活费,就这么打发了,其他的财产一律没收。

人们就算是怀疑赵岩作假,也无从查起,赵岩随便就能捏造出无数证据,再加上赵岩控制了整个舆论的渠道,大明曰报在引导舆论发面是很强悍的。

整个事件中,人们的目光都转移到了孔府通敌叛国,以及山东如何处理孔府人员的问题上,并没有意识到,赵岩的真正目的是抄家。

天下士子对此事,很多持着支持态度。因为山东政斧并未因为此事而取消‘孔府’的存在,只是另立了一个继承人。

唯一将抄家联系起来的,只有崇祯。

他在山东听赵岩说过要抄晋商,可晋商还没抄,就先抄了孔府。对于孔府的通敌叛国,崇祯并不太清楚,甚至看了《大明曰报》后,还有点相信。

毕竟赵岩的名声太好了,好到崇祯都不由自主的相信赵岩的为人,但却没有洞察到赵岩的深层本质。

而赵岩,在天下一片哗然的情况下,则躲在赵家堡数银子。

经过清点,查抄的白银达到六百三十万两,黄金四十五万两,现金总额一千零八十万两。

同时还有孔府核心人员所控制的五百万亩田产,全都集中在东三府,整个兖州几乎都是孔府的地皮。

五百万亩土地,而且是西三府的土地。现在西三府的耕地价格是一亩上等耕地10两,中等的8两,次等的5~2两。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山东,西三府地价因为棉花种植的关系,飙升得很快。

这五百万亩的土地,差不多能值个三千多万两,卖给那些商人,卖个两千万两是可以的。

其他的当铺、客栈、酒楼这些孔府产业,也差不多能卖个三四百万两。

抄个孔府,就够今年的军费了。

赵岩实在是对孔府的资产大感吃惊,若是弄个财富排行榜的话,郑芝龙应该排第一,孔府则排第二。

当然,孔府的资产之所以这么值钱,也是和赵岩有关的,因为赵岩让山东西三府的地皮不断涨价。

一些藩王的土地,甚至比孔府的还要多,而且还连跨数省,但他们的地皮还很不值钱。

不过孔府的现金却是比较多,这得益于山东人经商理念——守本逐末,即守住本来拥有的财产,然后用一部分财产去扩张,但绝对不会太过于资本产业化,囤积金银是很普遍的现象。

孔府解决了,下一个就是鲁王了。

对付鲁王,手段可以温和一些,毕竟鲁王的行为不算恶劣,不像孔府那样把大半的耕地用来搞农场,让赵岩实在忍无可忍。

东三府当然也能种棉花,而且很地方都能种,问题是种了棉花,粮食从哪里来?南方的商品粮赵岩是不指望的,毕竟东南水利太过荒废,而且粮食靠买很不保险,更没有余粮去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把鲁王拿下,再取消山东的特权免税阶级,整个山东就将被赵岩彻底消化……

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


状态提示: 第两百零一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