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会盟(2/3)
沙地:奚田可耕凿,辽土直沙漠,蓬棘不复生,条干何由作,兹山亦沙阜,短短见丛薄。辽代200多年,是科尔沁沙地变化最大的时期,生态环境从森林草原、疏林草原、草甸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退化为疏林草原与草甸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个别地区出现流沙。到了金代,科尔沁沙地与唐代时相比面目全非,呈现植被破坏、流沙泛起、风沙蔽曰、行路艰难、人民离散的现象,生态环境出现疏林草原与干漠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金代可谓是科尔沁沙地历史上沙漠化最严重的时期。13世纪以后,随着元、明王朝的建立,统治中心南移,科尔沁沙地基本上成为了蒙古族的活动区域,其经济活动是以游牧为主,大大地减轻了科尔沁沙地的压力,天然植被得到了恢复。到了17世纪初时,这里又变成了宜牧的优良草牧场。
后世鄂尔多斯西部一般都叫沙漠,而东部则是草原,沙漠化的地区叫沙地,而这个年代的鄂尔多斯东部基本上没什么沙地。
东部是一个比较适合放牧的地区,先拿下再说。
冲突每一天都在发生,无论是西进的骑兵旅还是东进的步兵旅,一个个蒙古部落攻破,许多蒙古人逃了出去。
然而向东能碰到山东军的骑兵旅,向西能碰到山东军的步兵旅。
当然,山东军两面夹击仅仅是战略上的行为,战术上根本不可能把两面围死,只要蒙古人聪明点不被咬上,要想跳出包夹圈还是很容易的。
但若是他们带着牛羊迁徙,那则难逃厄运。
前夕中的蒙古人目标太明显了,而且速度很慢。
蒙古人发现明军根本不理他们的投降,迁徙中被咬上,他们也不可能丢弃族人和牲畜,往往这时候,就是一场大战。
步兵旅的效率同样很高,平均每天能推进上百里,整个军队如同一个机器般各有分工的运转着。
东部的蒙古人遭到了灭顶之灾,当开战二十天后,骑兵旅与步兵旅汇聚在阴山山脉以西五百里外,两线已经歼灭、俘虏蒙古人三十一万人左右,逃掉的蒙古人在三分之一左右。
还有十万多蒙古人成了丧家之犬,骑着马在到处游荡。而有的部落则整个跑到了漠北,这些人跑得较早,因此逃过一劫。
有的去了漠北,的有去了漠西。有的则不愿意离去,想在山东军后面打游击搔扰。整个蒙东地区的蒙古部落,基本上都被铲除。
而在蒙古人手上抢到的牛羊简直多得要命,在呼和浩特地区,已经聚集了六百万头羊,牛一百万六十万余头,还有马三十万余匹。而在辽西则聚集了羊四百万余头,牛一百余万头,马四十余万匹。
这批俘获,少说值个两三千万两白银。
原来打蒙古,也是可以发财的。赵岩在赵家堡接到捷报,不由哈哈大笑,让他最开心的还是那些俘获的马匹。
这些马匹加起来,足有七十万匹。
蒙古人不可能就这么一点马,但马匹却是很好带走的东西,所以逃走的蒙古部落,大多都带着许多马匹。
山东军在作战中俘虏的马匹数量不可能像牛羊群那样可以轻松俘获。而东线的骑兵旅的机动姓更高,因此比西线俘虏的马匹要多。
赵岩把连忙让人把唐正泽叫来,唐正泽看着捷报,赵岩说道:“有了这些马匹,马场就快速扩大,马上从农业部抽调人手成立‘塞北畜牧局’,挑选草场对这些牲畜进行放养。”
“主公,蒙古战事未平,在塞外开设牧场,容易遭到搔扰。”唐正泽说道。
“这个无妨,刚组建的05步兵旅调往蒙古,我们先在河套及东部开设牧场,由05步兵旅负责清剿任务。另外再在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周围的草场开设牧场,这里由奴尔干都司负责清剿任务。”赵岩说道。
刚扩招的三个步兵旅,就这么派出去一个人,现在山东只剩下第二师06、07步兵旅和美洲步兵旅三个步兵旅的兵力,其中刚扩编的三个步兵旅还要一个多月才能投入战场,不过河套地区现在也没打下来,而且前期河套及东部地区是由第一师负责的。
第一师要转移战场的时候,才需要再派部队过去。
“若有部队配合,牧区开设倒不是问题。”唐正泽说道。
赵岩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北部的环境问题,后世的沙尘年年袭击城市,北部地区的沙漠年年都在扩大。
这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农耕和过度放牧造成的。
于是对唐正泽说道:“除了成立‘塞北畜牧局’,还要成立一个‘塞北防沙局’,专门治理蒙古地区的沙地。等会我写个方案出来。”
“是。”
唐正泽走后,赵岩马上开始写方案,这防沙护林,及草场保护的事情一时半会说不去清楚,还是写得清清楚楚的交给农业部。
首先赵岩在蒙古开发方案中,禁止农业种植。
北部的生态系统承受能力不强,农业种植对土地的压力比较大,就算是蒙古地区能进行农业种植,生产能力也没有南方强,这本来就是一个用来发展畜牧业的地区,南方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用来发展农业,大明境内饱和了可以向中南半岛和南洋推进,干嘛要在蒙古发展农业呢?
在禁止农业种植的同时,还要对草场进行监控,并且施行轮放制度,一旦发现草场的水土退化的,全都得停止放牧。
同时还要确定保护区和治理区。
对于那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