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残留(为“北宋大丈夫998章 ”加更)(2/3)
>深秋的长安下了一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呐!”
辛全在生火。
先引燃柴火,接着加木炭。火焰从木炭的缝隙中,跟随着烟气一起冲了出来,辛全嗅着这股味道,惬意的道:“就是这个味。”
把小锅子架上去,加水,听着炭火炸裂的声音,辛全无思无虑。
“见过赵主事。”
“赵主事看着精神抖擞啊!”
“赵主事请。”
赵三福左手按着刀柄,眯眼颔首,大步而来。
身后,两个桩子紧紧跟随。
到了屋外,赵三福止步摆手,两个桩子拱手后退。
赵三福撩了一下风衣,“主事。”
辛全幽幽的道:“天冷,你来作甚?”
赵三福坐下,伸手在小锅子上面烤火,“主事,工部有淳于氏的官员淳于合渎职,坐视下属贪腐,以至于河堤坍塌,秋水一泄而出,淹死十余人。”
“报上去即可。”辛全揭开锅盖,看到水沸腾了,就丢了几片姜进去,接着盖上盖子。
赵三福微微低头,“淳于氏最近的名声不大好……”
“是生意不大好吧。”辛全淡淡的道:“王氏自己开始冶炼之后,淳于氏就失去了大半矿石来源。工部那位淳于合为何坐视贪腐?”
“负责此事的官员在工部管矿山。”
“这是想曲线救国。”
“是!”
“那你想作甚?”
“一家五姓贪婪,最近各处传来消息,他们或是他们的人在各地疯狂兼并田地,我想把事闹大些,令天下人看看他们的嘴脸。”
“你在以卵击石。”辛全告诫道:“淳于氏记住你并非好事,以后除非你一直在镜台,否则他们有的是法子来狙击你的仕途。”
赵三福的眼中多了一抹亮光,骤然而生,骤然而灭,“主事,我去了。”
辛全低着头,“日子想过得好,许多时候就要装傻子。”
赵三福起身,“兴许到了主事的年纪我会装傻子,可如今我热血尚在。”
他起身出去,两个桩子等他过去后,紧紧跟着。
“见过赵主事!”
如今的赵三福已是王守身边的得力干将,在镜台渐渐崭露头角。
“多来些人!”
赵三福带着二十余桩子一路到了工部之外。
“我要进去。”他看着守门的掌固,冷冷的道。
掌固哆嗦了一下,“容小人先行禀告。”
赵三福伸手推开他,带着人大步入内。
“赵主事……”掌固小跑着才能追上他,“敢问赵主事寻谁。”
“淳于合。”
赵三福看着他,“带路!”
掌固刚想止步,有桩子狞笑道:“但凡敢说声不,回头抄家!”
工部中,那些官吏见到威风凛凛的镜台一行人,就像是躲避瘟神般的避开。
“这是要抓谁?”
“天知道,不是尚书就行。”
“为何?”
“尚书若是倒霉,陛下定然会清洗工部,天知道会连累多少人。”
“也是。”
“哎!那不是淳于合的值房吗?”
呯!
有桩子一脚踹开值房的门,接着如狼似虎的冲进去,把淳于合拖了出来。
“救我!”淳于合高呼,但在见到赵三福后面色剧变,张口就喷,“呸!”
赵三福没动,那边桩子一巴掌把淳于合的脸抽偏了,唾沫落在他自己的鞋面上。
“坐视下属贪腐,以至于淹死十余百姓,贪腐那人便是你工部管矿山的姚米。为了淳于氏的矿石,便能坐视百姓哭嚎于不顾,坐视百姓死伤而不顾,淳于合,这是你家的家训吗?”
淳于合刚想开口,赵三福一个眼色,有人用刀鞘猛地拍了他的嘴一下。
“带走!”
赵三福走出工部,一个镜台桩子策马而来,“已经请示了宫中,抄家,反抗者,杀。”
“领命!”
桩子近前,低声道:“宫中说……秋季了,当肃杀。”
“明白!”赵三福颔首。皇帝也需要不时给一家五姓一巴掌,提醒他们自己是帝王。而他也想借此机会出手,让自己敢打敢杀的名声传进宫中。
仕途,从来都是血染的台阶,有的血看不到,有的一步步都踩在血洼之中。
一行人来到了淳于合家外。
门被叫开,门子还在欢笑,等看到嘴唇高高肿起的淳于合后,面色剧变。
“阿郎!”
“冲进去!”
“淳于合家人动手了。”
“赵主事令,杀!”
惨嚎声不绝于耳,左邻右舍纷纷关闭房门,支起耳朵听着。
惨嚎声结束了。
“阿翁!阿翁!”
一个女娃的声音传来。
声音在一个杂物间里。
“阿翁你回来了吗?你来寻我呀!”
赵三福站在杂物间门外,伸手缓缓拉开一条缝。
淳于合跪在侧后方,用力叩首,却不敢发出声音,只是眼神中全是哀求之色。
一缕光从门缝中投了进去,照在一个三岁女娃的脸上。
女娃仰着头,脸上有些灰黑的粉末,好奇的道:“你是谁呀?”
赵三福的右手握着刀柄。
轻轻按住卡子。
铮!
横刀从刀鞘中弹出一截。
眼中的利芒和刀光一同闪烁。
皇帝喜欢酷吏!
女娃歪着脑袋,皱着眉头,“我怎么没见过你呢?你是新来的吗?要不要吃饭?我刚做了饭哟!你看……”
女娃侧身,杂物间里摆放着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