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处处透着诡异(1/3)
选择凌晨突围,本身就是为了达到一个出其不意的效果。
奈何原军的预警体系过于完善,哪怕事先没有收到楚军要突围的线报,仅是依靠预警体系也不会被弄了个反应迟钝的结果。
原军跟现在的各诸侯麾下区别挺大,部队建制这么一个玩意上面或许除了楚国之外,其余诸侯的军队跟原军没有区别。
宗周军队的建制,五个“伍”为一个“两”,四个“两”为一个“卒”,五个“卒”为一个“旅”,五个“旅”为一个“师”,五个“师”为一个“军”。
要说原国与其他诸侯有什么不同,原国的部队编制继承于晋国,每个“两”含战车兵和步兵一共七十五名士兵。
真正体现不同的地方在于,原国从“两司马”开始就进行培训,通过考核才能担任官衔,不然哪怕是有了“中士”的爵位,一样没有带兵的资格。
说白了就是,原国的军官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其余诸侯麾下的军官依靠自学成才。不要看仅是这一点区别而已,哪怕军队装备差距不大,双方压根不是同处在一个时代了。
所以了,原军因为有合格乃至于优秀的军官,能够干一些很精细的活。他们能做到的原因就是军官对军令的理解通透,有那个技能去贯彻来自上峰的指示,并且有能力管理编制下的士兵。
有能力做到的国家为什么要建立军校?不就是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军事教材,再用教学的方式给军队输送经过专业教育的军官嘛。
因此,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没有,真的就是存在区别!
当然了,硬要抬杠的话,霍去病就不爱看兵书,偏偏又比谁都有更辉煌的战绩,打出了“封狼居胥”这个武将的天花板。可是不能说霍去病没有受过教育吧?再则,天才不常有,更多被称为庸才的群体才是军队的基石。
恰恰因为原军的军官都有经过培训,并且有考核来进行甄选,遭遇到楚军突然间的夜袭,他们意识到发生什么事情之后,不用过多的费脑子,遵从军令依照培训时学到的方案应对也就是了。
以前,怎么使用箭阵是老韩家的独门秘籍,轮到原国有培训班,能够指挥弓弩手的军官基本都掌握了几手。而智氏的箭阵指挥体系可不是偷窃自韩氏,智瑶给了一些方向,更多的人进行研究,再用不断的实战构建合适的体系。
哪里出现了动静,学过教材的军官脑子里瞬间就开始计算距离和方位,得出结论再下令弓箭手或弩兵用什么仰角,需要射多少米之类,敲响手里的梆子,急促的梆子声响起,一批弓弩手对那个方位进行覆盖。
东方的天际已经出现了鱼白,很快大地上有了充足的光线。
孙武的二子孙明站在某个城寨的箭塔之上,看向西边能看到随处可见的楚军士兵尸体,还有正在不断往前涌的楚军士兵。
任何年代,权贵的子嗣根本就比普通人高,好一点的年代之下,起码还有考核这道门槛,胜任才能得到某个位置;烂一些的年代之中,因为出身哪怕大字不识一个都有享受德不配位的特权。
权贵子嗣比普通人更高,除了血统之外,其实还能有另外一个解释,比如说权贵有能力给子嗣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孙明当然也是通过考核才能就任旅帅这个职位,旅帅应该掌握的技能基本都有,看了一眼就知道第十四道防线或许能阻挡一时,楚军冲击的势头不变,不超两刻钟就要被漫过了。
用“漫”这个字,主要是楚军很难两刻钟内攻占沿途的原军城寨,他们会因为数量太多,直接越过沿途的城寨,继续向原军的下一道防线冲击而去。
孙明目光移向第十五道防御工事,一边对麾下吩咐道:“节约箭矢。”
并不是每一座里面都有原军的一个“旅”驻扎,他们一个“旅”分散在三个城寨,并且还要兼顾周边的沟渠防御。那么就是一座城寨里面的屯兵不会超过五百?
从这里也能看出一点,主要使用木材搭建的城寨占地不广,四周有深沟作为第一道屏障,出入依靠放下的吊板,深沟后方则是砍伐树身捆绑起来的栏栅,第二道则是麻袋填土堆叠起来的矮墙。
城寨里面当然有宿舍,一个不大的广场,再来便是囤积粮秣以及军械的地方,少不得一口新挖不久的水井。个别大一些的城寨,里面专门修建了马厩。
“楚军便是突围依旧慌乱不堪,看似并无组织。”董达说道。
看着还真是那样,楚军没有专门分配谁对沿途城寨进行牵制,大多数就是闷头往前冲,能够阻止他们的就是底下插有尖刺的沟渠。
在这种情况下,原军城寨的驻军可以非常惬意地使用远程武器射杀路过的楚军,甚至还能放下吊板出去冲杀一波再返回。
孙明笑着说道:“楚军历来如此。”
很久之前,楚国还是一个小国的时候,每一个家族都不大,家主带着自家的武士为国君效力,一般也就几十或数百,家主能够有效地约束家族的私兵。这种情况下,其实跟周礼制度下的一个“两”或“卒”差别不大。
等待楚国越变越强,他们内部的家族再互相兼并,有资格参战的家族,他们的家主在纳赋时出征带上更多的士兵,组织方面就越来越差了。
而在楚国变强之后,依靠士兵数量的优势就能碾压周边的国家,军队建制过于落后的缺点很容易被无视掉。
一直到晋国挡住楚国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