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技术爆发(2/3)
胡克为大明发明了瓦特蒸汽机之后,因为他对大明生产力的卓越贡献,他在年过七旬的摄政王朱树人那里的影响力,也一度暴涨,
而另一边因为牛顿的历史功绩,这一世有相当一部分被朱树人本人和方子翎分润了,加上历史上的牛顿,在三十五岁之后,其实就不太醉心于科研,而是去改行搞玄学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懈怠了好几年的牛顿,再想对抗功德赫赫的胡克时,就有些心虚。
为了夺回在摄政王眼前的关注度和权威性,原本历史上三四十岁后就宅家不思进取的牛顿,终于被逼卷得亲自下场、刻苦鼓捣实验物理,想搞出点大动静压过胡克。
牛顿这一世所创造出的科学发现,也就远超于平行时空那个自己了,也算是意外之喜。
而朱树人对此当然是乐见其成,他巴不得胡克和牛顿互相卷呢,
反正卷出来的科研成果,最终都是大明受益,朱树人也就不急于教他们做“双缝干涉实验”,也绝不想报答桉告诉他们“光其实具有波粒二象性”了。
这个答桉要是报了,牛顿还怎么可能跟胡克卖力卷?
最终,牛顿考虑到自己在机械领域实在实操能力太差,尝试了几年卷不过胡克,他痛定思痛后就开始另辟蹊径,把精力花在琢磨电学上——
平行时空的牛顿,对电学并没有什么研究,这也是因为那个时代缺乏电学硬件基础。
但如前所述,大明早在好几十年前,就总结出了最初版本的电磁感应,也就是“变磁生电、变电生磁”的现象,并且甚至以此为指导思想,搞出了实验室层面的小型原始发电机,还在用电机领域搞了“电磁铁磁性选矿”的工业应用。
只不过,这方面大明后来的进展一直很缓慢,毕竟电这玩意儿要扩大化部署,对工业配套基础设施的要求太高了。
所以在牛顿出手搞电学前那几十年里,大明科学院自身也没弄出什么后续进展,一直处于半摆烂状态,最多就是后来又发现了电解液可以插入电极形成电流、造出原始的“伏打电堆”。
而牛顿被胡克卷得被迫亲自出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牛顿毕竟是天降勐人,他的数学功底在当世除了来布尼茨无人可比。他既然盯上了这个研究,当然要本着一贯的风格,先把一切没有详细量化的参数、运算公式全部精确测算出来。
于是,在小康三十年的时候,牛顿终于拿出了相当于另一个时空“毕奥萨伐尔定律”的东西,把磁生电电生磁的理论量化计算公式搞了出来。
他还算出了磁通量常数,至此,电磁感应总算是彻底完全体了。
当然,因为这个磁电相生的现象最初是方以智方子翎他们纪录、朱树人提出了,牛顿只是在核算磁通量常数和精密的运算公式上诱贡献,所以科学定律命名的时候,依然要加好几个人的姓。
搞出了电磁感应的全套量化计算公式后,后续研究就有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牛顿一番排查,发现大明原先为了利用电磁感应、试图制造天然永磁铁的尝试,实在是效率太过低下、能耗太高,太不划算了。
于是牛顿就利用他自己发现的运算公式和定律,琢磨如何把“变电生磁”的现象更高效地利用起来。
最终,在失败了两年后,牛顿一拍脑门异想天开,盯上了天上的闪电——他觉得,闪电肯定具有巨大的电能,只是电能没法存储。
但既然有了电磁感应,电的变化可以生磁,那么有没有可能通过雷噼缠绕着绝缘铜线的铁棒,来把铁棒给磁化、把雷电的电能用永磁体的方式储存下来呢?
不得不说,这个脑洞历史上没人干过。
因为平行时空的富兰克林研究雷电时,还没有“毕奥萨伐尔定律”,
所以这种研究,还真就只有在朱树人所在的这个特殊时空中,因为电磁感应发现提前了,金风玉露一相逢,才有可能催生。
而且也正因为这种东西历史上没发生过,所以只会抄历史答桉的朱树人也想不到,也不会去提醒手下这么干,最后完全是靠牛顿自己的脑洞想到的。
不过牛顿要这么干,他首先得研究雷电的特性。历史上富兰克林研究雷电靠的是“来顿瓶”,一种静电蓄能装置,是1745年才由荷兰人马森布洛克研究出来的。
好在当市场产生一种需求时,它永远比十所大学都更能推动科技的进步。
现在既然牛顿有了这个需求,还理论推演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大明这边好几所顶级大学和研究所,当然是投入到了不惜成本的实验当中。
最后在1690年,浙江大学按甲方牛顿提出的需求,造出了人类第一个静电蓄能装置来顿瓶,比平行时空提早了55年。
牛顿拿到来顿瓶后,也做了一大堆跟平行时空富兰克林差不多的闪电研究工作,包括放风筝引雷,最后在1695年发明了避雷针,并且提出了防雷安全范围原理。
然后,牛顿就造了一大堆避雷针用于雷雨天引雷,再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把缠绕铜线和绝缘胶木分隔绑缚在铁芯上,测试各种铜线缠绕绑法和电流通过法环境下,雷噼后铁芯的残留磁性强度。
这样的实验,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得到稳定的永磁体。
最初两年的实验,很多缠绕绝缘铜线的铁芯,在最初被雷噼短暂磁化后,很快又消磁了。
但朱树人非常支持牛顿的实验,很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