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江山的第一句广告词(2/2)
外人不成?”到了1982年初,燕京机场附近会竖起一块格外引人注目的广告牌——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作为最早一批登陆中国市场,并率先在中国大地打广告的外汽品牌:日-本丰田。
在来之前,特意邀请了两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日-本人,精心策划了这句被誉为最具中华色彩的广告词。
说实话,“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广告词的确编得精彩。
但江山怎么听、怎么感觉不得劲!
明明是一句咱们国家的老话,凭什么用来宣传他国的汽车品牌。
关键还一分钱都不用掏,和味之素的熊猫味精瓶一样,国宝全被外人免费瓜分了。
不行,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江山的心眼小,该赚得钱一分不能少,该算得账也笔笔都要算!
这样算起来的话,距离丰田编写这句词的时日,也不远了。
就在江山含着烟,掐指盘算的时候,江海的话忽然打断了他:
“来来来,你来跟我们说一说,老祖宗都给你留下什么好词了?”
论玩文字,江海自觉不比老三的时日短。
他就不信了,一屋子的人都想不出来的东西,他老三张口就能来?
结果,江山还真就张口就来了:“万事俱备、只等东风;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东风车。”
相比现如今,后世的群众估计听着还感觉不够顺口。
这也难怪,毕竟一个是听了几十年的,一个是刚刚才冒头的。
但先入为主的道理,将令这一世的群众,重新认识一段广告词。
“别说,”江河缓缓看向老大道:“听着还真不错。”
“……”江海这会也在心里念叨了好几遍:“嗯,是不错,看来老祖宗还真给咱们留下了不少好东西。”
“老大,”江山悠悠吐出了一口薄烟:“知道以后该往哪使劲了吧?”
“明白了,原来广告词这种听起来很洋的玩意,靠着咱们的老话就能轻松的解决,”江海表示很有收获:
“今天这场会开得很有必要,以后我们仨要经常组织学习。”
“大哥,”
虽然江山也觉得碰头会很重要,但他这会更想知道该怎样把这话递上去:“那天出席会议的机械部领导,都有谁啊?”
江河这会也想问一句:“这机械部对东风牌卡车也太好了吧,不但特意为它召集会议,还鼓励你们为它想词?”
“我想一下啊,”江海想了一下:
“有一位姓饶的老领导看着岁数最大,跟在他身边的一位领导姓江,二位领导看着都挺客气的。
不过他俩在会议开始后没多久就立场了,老三、老三……”
江山一秒回神:“嗯?”
“想什么呢?眼神都飘了。”
“大哥、二哥,”江山收回了飘远的目光:“你们知道新中国的第一辆小汽车是什么牌子吗?”
“东风牌小汽车啊,”江海脱口而出,但下一秒:
“不对呀,我怎么记得第一辆东风牌汽车是一汽生产的,怎么如今二汽的汽车也叫东风了?”
“因为,”江山缓缓道:
“无论是一汽的东风、还是二汽的东风,都是同一个人组织建造的,这个人就是我们国家的汽车之父:饶斌……”
1953年,吉--林长——春,一汽奠基。
“白面书生”饶斌被委派担任了一汽的第一任厂长。
三年后,新中国的第一辆卡车:解放牌汽车诞生。
到了1958年,由饶斌取自主席的名言“东风压倒西风”的东风牌小轿车,也诞生了。
但这辆大红色的东风牌小轿车,在刚刚下线时却没有按上“东风”的标志。
只是在车头,贴上了一排“东风”的拼音字母。
之后,在饶厂长亲自驾驶“东风”牌小汽车,前往首都接受领导检阅的路上。
被一位群众误以为他们开得是一辆进口车。
直到这时饶斌才意识到,应该给咱们国家自主生产的小汽车,按上一个中文标志。
这个时候,距离检阅的时间,只剩下不到12个小时了。
饶厂长赶紧连夜找到了人民日报的总编、燕京工农汽车修理厂的同志。
当大家伙得知眼前这辆漂亮的小汽车,竟是新中国的第一辆小轿车后。
立刻齐心协力连夜帮这辆小轿车,手工打造了选自主席字体的“东风”二字。
自此,这一名为“东风”的汽车品牌,就算是在中国的大地上扎下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