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路边的风景(1/2)
终于等到了九月开学季,终于可以到新的工作岗位报到了,遥远的小渔村,我来了。
这是一辆上车才买票的过路车,车站就在离我家不远处的马路边,这是一辆让我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姗姗来迟的公交车,一上车,我就闻到车厢里一股刺鼻的鱼腥味。那个年代里的每辆公交车上都配有一名售票员,一般都是女性,当我说出要到达的地方并递给售票员五角钱准备买车票的时候,售票员没好气的对我说道:“你家钱大,是不是?再掏五角钱出来!”
晕,这是多么远的距离呀,竟然要一元钱的车票!这是我迄今为止坐过的最贵的公交车车票钱,从我上学的师范学校一共换乘两辆公交车回家,单程车票也只不过四五角钱,这到底是一个多远的距离,竟然要花我一元钱的车票钱,我只好将信将疑的又掏出五角钱递给售票员。
这么远的距离,公交车上却没有一个空座位,整整一车子的乘客把车厢挤的满满的,我好不容易拿好行李挤到一个窗口的位置站下来。破破烂烂而又咣里咣当的公交车,加上这一车子形形色色的乘客,我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冒险旅行。
这是我从未去过的一个地方,路途真是遥远。车行不久,眼之所及,路边都是一片片纵横交错整齐划一的盐田。是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盐田,和我们农村的稻田麦田一样,只不过,我们村里的稻田麦田里面种的是水稻和小麦,而盐田里种的却是盐,这是我所不知道的一种种植的方法。
是的,盐是怎么在盐田里种植出来的?后来,等我到了这个偏远的小渔村问了当地的老师才知道我的幼稚可笑。所谓的盐田种盐,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盐是种不出来的。人们把海水用抽水机抽到岸上一个大池子里,这个池子很大很大,简直就像一个小型的湖泊,在我来的路上,我看到好几个这样的大水池,这是晒盐制盐的第一步。把抽上来的海水放在这样的一个大池子里初步蒸晒,这样的大池子他们称之为“养水站”。
人们在春季把这些经过初步蒸晒浓缩的海水再用抽水机抽到这一块块纵横交错的盐田里,此时的万亩盐田仿佛就像是初期的万亩稻田似的,水汪汪亮晶晶的,很是壮观。这些被引到盐田里的海水经过太阳不停地的蒸晒和炙烤,海水就会慢慢结晶变成白花花的盐。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天是一年中盐工们收获的季节,但夏天也是盐工们一年最辛苦的季节。
夏天不仅天气酷热难耐,而且夏天也是一年中雷阵雨最多的季节,员工的最大辛苦全都在于这个炎热的夏天里,他们要随时和突然而来的雷阵雨做生死的较量,稍有懈怠,一年的所有辛苦都将付诸东流。
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雷阵雨突然来袭,所有的人们都会停下手中的一切,哪怕是在深夜的熟睡时刻,人们都会立马奔赴盐田,使劲的拉扯着盐田旁早就准备好的大块的足以覆盖住一块盐田的巨型塑料雨布,只有这样,人们才会有效拯救这些已经结晶或正在结晶的盐田。否则,迟来一步稍有懈怠,如豆粒大的雨点就会瞬间把盐田灌满,人们一年的收成也就彻底泡汤。这些已经结晶或正在结晶的盐粒和农民们地里即将收成的庄稼一样,都是人们耐以生存的命根子,所以,酷热难耐的夏天是这些辛苦的盐工和雷阵雨做生死较量的时刻,人们的失望和喜悦仿佛只在这一瞬间。
我不是盐工,我也没有体会过盐工的辛苦,但是,每年夏季爷爷、父亲他们在村庄空场上晒粮食的场景我却是记忆犹新。一旦雷阵雨突然来袭,村里的所有人,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他们一定会停下手里的一切并在第一时间把这些被太阳晒的滚烫的粮食抢收起来,我们当地人称之为“抢场”。
道路两旁都是这样成片的盐田,伴随着我乘坐的公交车一路前行的,还有一条紧紧依偎在公路旁边的一条小河。河面不宽,估计河水也不会太深,不过,虽然只是一条长且不深又不宽的小河,河面上却不时地驶来长长的船队。一只拖船后面拖着十几条大木船,木船的船舱里都是些堆积成小山似的白花花的食盐。后来当地人告诉我说,这是一条人工开凿的专门用于运输食盐的人工运河,当地人称之为“运盐河”,简称为“盐河”。人们把丰收的食盐通过拖轮和木船直接运送到工厂的货运码头。这些被运走的食盐要么被加工成我们市场上出售的精细化的食盐,要么作为工业用盐生产出化肥或其他的工业用品。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我既没有读万卷书,又没有行万里路,初中三年外加师范三年的瞎混,让我的知识量真的不如一名高中毕业生。况且,作为本市土生土长的我,竟然连自己家乡的这点盐田盐河都从未见过,如此这样的我们却要肩负起祖国基础教育的重任,我真的感觉自己任重而道远。
我所乘坐的公交车就这样沿着这条位于一大片盐田中间的沙子土路往前颠簸着行驶着,中间偶有几个站点有乘客上下车,其他的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公交车上享受着这漫长的旅途。刚才看到盐田、盐河、长长的拖船和像湖泊似的养水站而兴奋的我,现在禁不住也开始昏昏欲睡了。是的,这是一片一望无际看不到头的纵横交错的盐田,这是一条不宽也不深的紧紧依偎着我们一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