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大卖(求订阅!)(1/2)
悠扬的钢琴声一直在。/p
张宣的状态也一直在,从上午九点开始,到傍晚六点过。/p
白纸上沙沙沙地,笔走游龙,张宣憋着一口气写了7800多字。/p
手指头都写到发酸发痛,但他还是被这结果吓了一跳。正如老话说的,人狠起来连自己都怕。/p
细细琢磨一番,造字精巧,逻辑顺畅,故事丰富有内涵,很满意。/p
这一刻,张宣有点相信老贾30万字的“废都”是一个月完成的初稿了。。/p
毕竟思路清晰起来,灵感爆发起来,真的是没什么缘由可讲。/p
静了静气,张宣没有自满,打算再次检查一遍,没办法,最后收尾阶段一定得写好,不能马虎。/p
更不敢马虎,不然对不住陶歌和老洪的一腔心血。/p
晚上8点过,门悄悄打开一条缝,杜双伶探头,见他在写,又无声无息把头缩了回去。/p
晚上10点过,书房门又开了,这次杜双伶直接端了碗海鲜粥和一小蝶酸菜进来。/p
“你都一天没动了,休息会,先吃点东西。”/p
盘子放桌上,把两个碗摆好,杜双伶走到背后帮他按摩肩膀。/p
张宣脑袋往后一枕,垫在舒服的柔软上,闭着眼睛说:“帮我按会太阳穴, 头有点胀。”/p
杜双伶依言把手从肩膀上挪到太阳穴上,轻轻揉着, 细声细语说:“吃完夜宵, 我陪你出去走走。”/p
“嗯。”确实得走走, 得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了。/p
邹青竹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海鲜粥已经不输于外面的大排档。/p
酸菜是水渍萝卜, 吃在嘴里脆脆的,酸中有甜,甜中有辣, 口感格外好,张宣贪嘴,连着吃了三块。/p
问:“你们晚上在干嘛?”/p
杜双伶说:“晚上我们都在一起看书,这会儿她们两个应该在看电视休息。”/p
张宣抬头看她:“还是考研的书?”/p
“嗯。”/p
“哎, 你们这么努力,我都感觉到压力满满。”/p
杜双伶片一眼:“这话应该我们说才对。/p
按青竹的原话:你这么有才,这么好看, 又这么有钱, 还天天奋斗到半夜,她都感觉自己太咸鱼了。”/p
张宣眼皮掀掀,“不吃醋?”/p
杜双伶抿笑抿笑, 眼里全是自信。/p
瞧她这副得瑟的样子, 张宣好想说“要是这话是文慧说的, 你估计就不是这副光景了”,不过他也就就想想,不能真说。/p
不然这笑面虎说不得海鲜粥都不让吃了。/p
羊城的四月天, 一件长袖单衣就够。/p
晚上,校园里游荡来游荡去的到处是人,三三两两, 男男女女。/p
改革在开放,时代在进步, 好多姑娘穿着打扮走在了中国前沿,那鼓鼓的衣服,看得老男人眼花缭乱。/p
在乙丑进士牌坊,张宣遇到了罗雪。/p
此刻罗雪正和一个男生手牵手散步, 见到张宣时, 她顿了顿, 松开了男生的手, 有些不自然地低着头,慢慢走了过去。/p
杜双伶察觉到异样,回身看了看罗雪,附耳顽皮说:“亲爱的,这女生追过你?”/p
张宣不避讳:“过去的事。”/p
杜双伶笑吟吟地问:“你是怎么拒绝的?”/p
张宣面色平静地道:“我告诉她:财会班的杜双伶你知道吧,那是我女朋友。然后她就知难而退了。”/p
杜双伶眉眼弯弯,手指比划比划:“真是可惜了,这姑娘其实长得不错。”/p
张宣白了眼:“世上长得不错的姑娘多了去了。溺水三千,我只取你一瓢。”/p
杜双伶挽着他胳膊,嫣笑着探头:“是嘛,那你喜欢我哪里?”/p
张宣和她来个十指紧扣,缓缓说:“恋你如四月,你的风、雨和晴天,我都喜欢。”/p
杜双伶喜上眉梢,踮起脚情不自禁亲他脸蛋一口,“不愧是我的大作家,说情话都与众不同。”/p
张宣问:“喜欢吗?”/p
“嗯哼~”/p
“我也喜欢你身子。”/p
“嗯哼~”/p
“春天到了,该撒种了,回去我们温习一下耕地播种技术,别耽误了春耕。”/p
“德性~”/p
……/p
5月7号早上,陶歌打来了电话。/p
电话接通,陶歌直接问:“你看到报纸了吧?”/p
张宣满意说:“看到了,我也没想到“风声”会卖的这么好。/p
你这次打电话过来,是不是上次加印的30万册又卖完了?”/p
“对的!”/p
陶歌感叹:“真是令我们意想不到,你的“风声”实体书出版后,会这么火爆。/p
人民文学现在都有点手忙脚乱了,这次应市场要求,计划加印50万册。”/p
“哦哟…,还是没魄力!”张宣不以为然。/p
陶歌惊奇:“你不会是想着加印100万册吧?”/p
张宣反问:“有何不可?”/p
陶歌啧啧几声:“你是真敢想!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风声”实体书销量就超过了“白鹿原”去年一年的销量,这样的成就你还不满足?”/p
张宣得瑟问:“你们人民文学内部现在是怎么看待我这个大作家的?”/p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p
陶歌差点笑崩了,“你自己都说是大作家了,人民文学现在已经把你划入了头部。”/p
“才头部啊?我还以为是no1呢。”/p
“大家都在等着你超越“废都”。”/p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