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 第264章,200万册(求订阅!)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249415/

第264章,200万册(求订阅!)(1/2)

聊完琐屑,接下来两人开始聊正事。/p

陶歌开心说:“你知不知道,上次加印的50万册已经全部售完。/p

前后四次加印,“风声”已经卖出了117万册。/p

完成了对“白鹿原”的超越。”/p

张宣很是激动,迫不及待地问:“这次加印多少?”/p

陶歌说:“还是50万册。”/p

张宣开玩笑说:“现在人民文学内部是怎么评价我的?/p

还有没有人敢说“风声”超越不了“白鹿原”?超越不了“废都”?”/p

陶歌笑笑,说:“这个啊,人民文学还真有讨论,你看明天的报纸就知道了。”/p

张宣讶异:“明天的报纸?”/p

陶歌说是。。/p

张宣逼问:“别卖关子了,现在说给我听听。”/p

陶歌不理会,转而说起了港澳台地区的销量:/p

“根据统计,“风声”在香江首印2万册,已经全部售馨。/p

湾湾首印5万册一个星期被抢光,后面两个月连续加印2次,到目前为止,那边已经卖出30万册。”/p

张宣这次惊到了,比内地卖117万册还震惊!/p

不由自主提高声调问:““风声”在湾湾卖得这么好?”/p

陶歌告诉他,“确实卖得好。这数据刚从湾湾那边传输过来时,接线员都已为听错了。前后核对了三次。/p

洪总编看到这份数据报道时,狠狠拍了下桌子。”/p

话到这,陶歌压低声音调侃道:“在昨晚的人民文学内部研讨会上,洪总编手持这份数据,可神气了。/p

姐当时脑子里一片嗡嗡,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场景:意气风发!耀武扬威!”/p

想象一番洪总编的颐指气使的样子,张宣忍不住笑出了声。/p

末了得瑟道:“我争气吧。”/p

陶歌难得不扫面儿,附和说:“争气!”/p

张宣问:“日本和法国的销量呢,如何?”/p

陶歌低头看了看:“法国那边一般,到现在还只卖了8113多册。/p

倒是日本,这个市场有点意外,比我们想象的都好。”/p

张宣紧着问:““风声”在日本卖了多少?”/p

陶歌说:“两个月连续加印3次,根据今早的数据,已经卖了485611册。”/p

张宣嘴巴大张,不敢置信:“48万多?这么多, 没弄错吧?”/p

陶歌核对一遍数据,说没有。/p

张宣咂摸咂摸嘴, 好一会儿才悠悠地说:“嗨!我现在的名气也算是漂洋过海了。你说新闻联播会不会报道下我?”/p

陶歌笑道:“等你在日本突然100万册销量, 肯定会报道你。”/p

“48万都有了, 100万还会远吗,你等着看。”/p

“行, 姐等着。”/p

…/p

次日,亦无风雨也无晴,是个阴天。/p

还有4天就考试。/p

张宣一到教室坐下, 掏出书本准备复习重点内容时,苏谨妤走进来了。/p

来到身边就说:“张宣,主任找你。”/p

张宣古怪地抬头看她:“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的?这又不是自己教室。”/p

小十一慢慢声声讲:“我天天在这看书的啊,你自己一头撞进我怀里, 我还有什么办法?”/p

张宣,“……”/p

这女人明显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肯定是从图书馆跟过来的。/p

哎, 也是造孽。/p

堂堂一个大作家, 竟然连续三天没在图书馆占到位置。/p

带着疑惑下楼,来到二楼主任办公室外面,敲门。/p

门响两下, 就从里面开了。/p

主任一脸笑容, 还是那么热情:“来了, 坐。”/p

张宣自自然然坐在沙发上,目光一不小心就瞟到了办公桌的一摊摊报纸上。/p

瞬间无语!/p

我就说嘛!主任找自己能有什么大事,原来是报纸惹的祸。/p

看看都是些什么新闻标题啊, 没一个正经的:/p

《伟大壮举!“风声”超越“白鹿原”,剑指“废都”,热销150万册!》/p

《文学东征!“风声”征服日本!》/p

《两岸一家亲, “风声”在湾湾大卖40万册!》/p

《“风声”风靡全球,突破200万册!》/p

《奇迹!“风声”入选英国“企鹅经典”书系。》/p

《国之光!风声!》/p

《文学大家, 三月!》/p

《“风声”获“小说届”优秀作品奖!》/p

《倪匡浅谈:三月,我眼中的文坛大咖!》/p

《李敖喊话:我想跟三月喝下午茶,我想跟三月讨论女人!》/p

…/p

…/p

眼神儿一溜溜过,张宣眼睛都看直了。要不是脸皮厚, 绝对臊红。/p

呸!这些媒体比自己还不要脸, 都快赶上小十一了。/p

尤其是这李敖, 讨论女人没问题, 但不要喊出来啊。/p

主任给他倒杯茶,目光跟着在报纸上跑一圈,就高兴地说:/p

“了不起,三月!在昨晚的校会议上,校长还手把手对我说:中大以你为荣。”/p

张宣眯笑眨巴眼,没接话,因为这话不好接。/p

不论人家是真心实意夸赞,还是虚伪地溢美,自己都只是一个晚辈。/p

两人就着报纸聊了20来分钟,稍后主任进入了正题。/p

只见主任拿出一些材料,让张宣填。/p

张宣一看,更无语了。/p

什么国家奖学金啊,什么三好学生及标兵,什么学校奖学金,什么优秀共青

状态提示: 第264章,200万册(求订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