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重生大时代之1993 () >> 第283章,入围(求订阅!)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249415/

第283章,入围(求订阅!)(1/2)

晚上9点半。/p

陶歌来电话了。/p

一接通,张宣就紧着问:“这次加印多少?”/p

陶歌告诉他:“这次比以往都多,足足加印了80万册。”/p

张宣满意:“你们还真是吃一堑长一智,总算吸取教训了,不然我的钱都被到盗版商分完了。”/p

陶歌微笑着没理这茬,而是问:“你们什么时候回去?”/p

张宣回答道:“后天,后天下午的火车,到时候你要联系我就打我家里电话。”/p

陶歌说:“好,姐知道了。双伶从沪市回来了没?”/p

“嗯,就在身边。”/p

“你把外音打开,我跟她说说话。。”/p

叫上杜双伶,三人开外音聊了十多分钟的家常后,陶歌终于说起了正事。/p

陶歌神神秘秘说:“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p

张宣迫不及待问:“什么好消息?”/p

陶歌说:“你自己开动脑子想想。”/p

张宣沉思几秒,忽然心中一动,期待地问:“是不是我的新书通过了茅盾文学奖的初审?”/p

“不错。”/p

陶歌说:“你的新书“潜伏”8月1日下午被送去参选茅盾文学奖之后,顺利通过了读书班的23位专家的审读,被推入评选环节。/p

张宣紧着问:“评选环节?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一届的评委都有哪些人?”/p

陶歌优雅地说:“当然知道,这是送选单位的必须课之一,怎么能不知道呢?/p

不过姐告诉你,这一届的评委阵容非常强大。”/p

张宣问:“是那些人?”/p

陶歌低头看着资料念叨:“这次的评选委员会由23人组成。巴银是主任委员,刘黑羽、陈本等人是副主任委员。/p

雷彬、魏午、陈雄、李希一、郭建功等人是委员,都是业界德高望重的大佬。”/p

听到主任委员是巴银,张宣嘴巴都忍不住张了张。/p

有些惊讶。/p

没办法不惊讶啊,这名字可太熟悉了,小时候经常在语文课本上看到这位老先生的名字。/p

比如“索桥的故事”、“鸟的天堂”、“给家像孩子的信”等等,这些都是小学1到6年级语文课本上的课文。/p

而在中学课本上,更是能看到巴银老先生的“海上日出”和“家”等一些名篇。/p

这么说吧,这年代的人只要读过书,就绕不过巴银。/p

所以当听了几十年的名字,会是这一届茅盾文学奖的主任委员时,张宣那是相当惊讶的。/p

意外又不意外,毕竟人家的名头摆在那。/p

陶歌介绍:“经过层层评审,目前有20部作品进入了最后的角逐阶段。其中就包括你的新书“潜伏”。”/p

张宣眼皮跳跳:“最后入围的作品这么多?”/p

“嗯。”/p

陶歌应一声,看一眼外面就悄悄地讲:“姐跟你说, 其它19部作品都是入围很久了的。/p

只有你的新书是乘坐末班车最后进去的。/p

本来最后一个名额不是你留给的,是给陈老先生的“白鹿原”。/p

但是由于受前段时间“废都”的影响, “白鹿原”被严重波及到了, 有人非常不喜欢”白鹿原”, 私下里批评其:如此颓废,毫无意义, 写得什么。/p

所以,后面的你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p

张宣明悟:“这是暗指“白鹿原”中田小娥这个人物描写的过于颓废了么?”/p

陶歌说:“不仅是颓废,在两“性”这方面, “白鹿原”也是被批判最尖锐的地方。/p

正因如此,受到巨大压力的人民文学要求陈老先生对“白鹿原”进行必要情节的删减。/p

只是“白鹿原”还没修改完,你的新书就突然闯进来搅局,这打了邹社长和陈老先生他们一个措手不及。”/p

闻言, 张宣也是庆幸不已。/p

明白要不是“废都”引爆舆论,引起上面下面的不满,这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就还真就没自己什么事了。/p

张宣诚挚地说:“姐, 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和洪总编, 估计我现在还躲着吃土呢。”/p

陶歌揶揄:“得了吧,你都是千万富翁了,全国有名的千万富翁, 还吃土呢?”/p

话到这, 陶歌想到什么, 逐渐收敛笑容道:“不过你也别高兴的太早,我刚得到消息。/p

前几天评委会主任巴银老先生重申了他自己对茅奖评奖的一贯主张:即宁缺毋滥、不照顾、不凑合。/p

而现在评委会的困难症结却在于你的“潜伏。”/p

突如其来的不利消息,张宣直接懵逼了:“我的“潜伏”?”/p

“是, 你的“潜伏”。”/p

陶歌帮他解惑:“你应该也看到了报纸上很多名人对你新书的批评吧。/p

他们指出“潜伏”有悖于传统文化,这是对经典的不敬。”/p

张宣立马会意:“你是说评委会就有人持这种观点,对不对?”/p

陶歌点头:“对, 而且还不止一个两个,而是有好几个。/p

他们强烈反对“潜伏”入围“茅盾文学奖”的最后评选。/p

现在评委会大致分成了两派。/p

喜欢你书的评委把“潜伏”奉为圭臬, 大喜过望,如获至宝,评价极高。/p

而不喜欢你书的,对“潜伏”那是相当嫌弃, 甚至可以嗤之以鼻来形容/p

如今两派人马闹得不可开交, 在评选会上经常讨论着讨论着就针锋相对, 互相较劲。”/p

张宣郁闷了

状态提示: 第283章,入围(求订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