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最后还是逃不过要讲课(2/2)
南无需亲自参与很多重复性较高的项目。刘洪波这时候刚刚洗好手走进客厅,听到阎良楚的名字之后随口插了一句:
“说起闫博士,我今天本来准备把他也叫过来的,结果他最近一直在盛京那边出差,说是在和601所,还有苏霍伊局两边合作搞一个飞机载荷谱的数据库,解决十一号工程原始方案里面的一些结构可靠性设计问题。”
“而且啊,他这次去盛京,还算是受到了伱的鼓励,或者说是启发,在你之前的成果基础上,搞出来一套空间分布载荷测试技术,正好,601那边因为你和小姚的情况,开始试点接收高校优秀的在读研究生进入项目组。”
久而久之也就约定俗成了。
其实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否则像是刚重生过来那会,光是四处赶场就已经够他忙的了。
一是如果你有空来上课,那能不能直接替我上课。
但这个表述还是过于委婉了。
但在高校和研究所这种环境里,一个人但凡入职,他高低肯定有个工程师或者讲师什么的职称,所以x博士绝大多数情况下转而被用于称呼在读博士,甚至是像常浩南这样即将在读的博士。
常浩南手上包饺子的动作不停,但喜悦之情已经溢于言表。
所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
比如他之前在八三工程中取得的成果可以被其他人应用到两个三代机项目和歼轰7的升级之中,如今在十号工程中开发出的技术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十一号工程里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就两节课嘛,以小常你之前那次讲模拟时候的水平,随便就能上,不要有顾虑……”
不过看这架势也快了。
二是如果你不愿意上课,那为了我们大家考虑,是不是就别来上课了。
刚刚从难以言表中回过神来的唐林天也点点头:
“确实,为这个事,阎博士把自己之前已经搞了三年的课题给结了,重新开了个载荷谱编订的课题过去,态度相当坚决。”
更重要的是,随着他本人成果的不断增加,已经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其它人,甚至其它研究领域的进步。
你常浩南一个本科都没毕业就已经搞了好几个大项目的人。
以至于常浩南还以为刘洪波是要他到时候去听几节课,然后评价一下。
进入21世纪之后,华夏包括第四代战斗机和大飞机在内的重要航空项目,基本都有他参与的身影。
结果刘洪波连犹豫都没犹豫就同意了。
这让常浩南耳边响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华夏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
d,被套路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