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同年同行 书童叫香儿(1/2)
第二天天色还未亮,程元便起了床,到后院洗漱完毕后走到大堂,发现父母也早已起来了,正在厨房里头忙活着。/p
一家人吃过早饭,程元背上书筪,和父母一起出了家门,往城西的码头走去。/p
会丰县离扬州府约五百里远,途经六七个州县,从会丰县出发,可走一百多里水路到光州,上岸后再走陆路,走得快的话也就几天时间。/p
到了码头,天色亮了起来,水门也开了,岸边停泊着几艘客船,这时已有人上下。/p
三人正沿着岸边寻找着定下的客船,忽听得前面一艘两层的木船上有两人站在船头向这边喊道:“子昭,子昭,这边。”/p
程元往这边一看,正是两位同年王成和朱思文。便大叫一声:“知道了。”喊完后转身对着父母跪下,磕了三个头,说道:“爹、娘,孩儿这就去了,二老在家里可要好好照顾自己,也不用担心孩儿,如有事可来信告之,孩儿立马就能回来,二老请多保重!”/p
说完站起身来向船上走去,走上船头后转身对着父母说到:“你们回去吧。”/p
这时客船也收回了跳板,缓缓驶离了岸边,岸边二人挥手告别,母亲喊到:“元儿,一路小心,到了学院记得带个信回来。”/p
“知道了!”/p
程元大声说道。/p
客船越行越远,渐渐就驶出了水门。程元站在船头挥着手,直到看不到父母的身影后才回身来,对着站在身旁的二人施礼道:“复台兄、玉璋兄,小弟失礼了,还请两位兄长见谅。”/p
这两人正是程元的同年,王成,字复台,家里排行第二,二十七岁,早已成家,有一妻两妾,儿女都有两个了。王成十岁读书,也和程元在同一个私塾,不过他可是里面的老人了,程元来时他都走了好几年了,连考了四次才在今年中了秀才,不过名次靠在后面,去广华学院上学是要交学费的,程元和他也谈得来,特别是对女色方面两人有许多共同话题。/p
王家在县城里面开着好几家当铺,也是不缺钱的主,平日里兴趣广泛,什么溜鸟斗鸡斗狗的都喜欢,不过更喜美色,在县城的百花楼里属于vip客户,重点接待对象。/p
朱思文十九岁,是城外四水村一农户家的孩子,在本村上的私塾,性子内向老实,不过读书刻苦,学问很好,是去年县里院试第六名。/p
两人见程元道歉,忙也回了一礼。王成笑道:“子昭对父母如此孝敬,老哥我只会敬佩,哪里会怪罪贤弟呢?”/p
朱思文也在一旁点头称是。/p
三人站在船头说了阵闲话,就到了客舱,准备上到二楼的房间里休息。/p
这艘客船有两层,一层都是些短途客人,二楼上面就住着走长途的,有十来个房间,一间房内可住两到三人。/p
三人房间都是挨着的,程元和朱思文合住一间,王成则是和他的一个书童住一间。/p
三人正要进屋,王成的房间忽然被打开了,一个书童走了出来,对着王成说道:“少爷,你回来了。”/p
程元定睛一看,哪里什么小书童,分明是一个倩丽的小姑娘。/p
只见这女子十四五岁,长着一张秀气的小脸,长长的睫毛下面一双大眼睛带着丝妩媚,虽然穿着一身书童装,可修长的身段还是显了出来。/p
“呦西!王成这老小子真会享受,带着这么个小美人上路,真是不会寂寞啊!白天陪读,晚上陪寝,这日子过得,啧啧……”/p
程元暗暗羡慕道。/p
王成拉着那女子的手,对着程元说道:“这是我的使女香儿,子昭你也知道,老哥我平日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哪会其它杂事?你家嫂子怕我照顾不了自己,特地安排香儿来服侍我的,平日也就管管我的饮食起居,顺便监督我读书,所以贤弟不要多想哈。”/p
“理解理解,复台兄所言极是。”/p
程元忍住笑,一脸正经地回答到。朱思文在一旁没有说话,估计先前就知道了。/p
程元对着正羞红了脸蛋的俏书童行礼道:“见过香儿姑娘!”/p
王成对说香儿说道:“这是我的同窗好友程元程子昭,我俩兴趣相同,关系很好,子昭学问精深,第一次院试就考上了秀才,日后前途无量啊!”/p
香儿姑娘红着脸施了个万福,回礼道:“见过程公子!”/p
四人在门口约好中午出来吃饭后便各自回了房内。/p
程元和朱思文进了左边房间,只见屋里有两张床铺,床下放着尿壶,房中摆了一张小木桌,两根板凳,墙边架子上还摆了两只木盆,其余便没什么东西了。/p
程元把书筪放在床边,对着朱思文说道:“玉璋兄昨夜是住在城内吗?怎么不来我家里住一晚,今日正好一起出来。”/p
朱思文坐在床上,正拿着本书要看,闻言回道:“昨日和父母一起来的,晚上住的客栈,人太多,所以没来打扰子昭。”/p
说完又拿起书看了起来。/p
程元微微一笑,朱思文平日很是勤奋,一有时间就用功读书,他家有兄弟姐妹六人,只有他一人有机会上学。或许是农家出来的孩子,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秀才,又被扬州府学院收录,有机会改变他自己乃至全家人的命运。/p
见朱思文在认真看书,程元也不便打扰,轻轻地出了门外,关上房门,走到船尾处依着栏杆向外望去。/p
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