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三晋何曾少豪气(1/3)
塞上七八月,雁门已无雁。/p
三晋距离妖土北方的烛阴之地实在太近了,以至于在江南还是仲夏的天,这里有时候都开始飘雪。/p
今年冷的还不算早,往年七月初大雁就开始往南飞,可今年直到七月底底,仍能看到成群结队的雁阵飞过雁门群山之间,前往南方去过冬。/p
大雁南飞,人却在朝北走。/p
三晋大地上,无数热血儿郎看到那篇慷慨激昂的戍边檄文之后,拜别爹娘、铿锵踏上了北上之路。/p
……/p
二牛是铁匠姚瘸子的小儿子。/p
这位姓姚的瘸子早些年是个盲流,整天在村里乡间欺男霸女、无恶不作。/p
后来妖族一统,大军时时南下劫掠,那时候还没瘸的姚瘸子一怒之下就北上从了军,自那之后就再没有回来过。/p
十多年匆匆而过。/p
就在乡亲们都以为这位青衫不仗剑、只会欺负人的恶霸已经死在边关上的时候,年近三十的他突然带着满身的伤疤、瘸了一条腿回到村里。/p
瘸了一条腿的姚恶霸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再没了早年那身跋扈劲儿,还挨家挨户给当年被他欺负过的人家赔了不是。/p
紧接着,他就老老实实地继承了他爹的那间铁铺,托媒人说了一位十里八村都出了名的俊俏婆姨,安安分分过起了小日子。/p
夏天在河里避暑,有孩子好奇,会摸着他前胸上的那些沟壑纵横的刀疮箭眼问东问西。/p
每当被孩子问起,这位姚瘸子总是咧嘴笑笑,说句没什么,运气不好,总挨刀。/p
而后童言无忌的孩子们就会说他傻,只知道拼命,不知道往后面躲躲吗。/p
瘸子从来只是咧咧嘴,不去计较。/p
成过亲后,除了操持他的那间铁匠铺,家里大小事情,都是姚瘸子的婆姨在操持,他也从不计较。/p
村里人经常在姚瘸子背后戳脊梁骨,说这家伙估计是在死人堆里吓破了胆,不然当年那么盛气凌人的一个人,怎么从军一趟回来,就变得傻乎乎没了一丁点儿脾气?/p
然后村里头风言风语就没有停过。/p
说他是在外头中了邪,说他是吓破了胆。不然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前后反差如此之大。/p
姚瘸子从不计较村里怎么戳他脊梁骨,可有一件事,他始终都在固执坚持着。/p
大唐立国之初,为了恢复连年战乱损伤的元气,对百姓管理的极为严格。/p
为了防止流民乱窜不事生产,高祖皇帝定了严苛的户籍制度: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铁铺、裁缝、马、船之类。濒海有盐灶,寺有僧,观有道士……高祖规定,军户就是军户、民户也只能是民户,百姓各安其业,不得从事户籍之外的生计。/p
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大唐国力渐强,所以从太宗那时候起,虽然没有明文废除这一制度,朝廷却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过分苛责。/p
不知为何,世代铁户的姚瘸子,不顾长辈族人的反对,执意要把大儿子姚大牛送去了北方边境上。为此,他被家里人唠叨了好几年。/p
可瘸子脾气好,家里长辈埋怨,他总是一笑置之。/p
直到大唐云中城失守,那个噩耗传来。/p
那天,县衙里突然来了两位官差,还送来一封阵亡抚恤书,还有几两银子。/p
姚瘸子不识字,却似乎觉察到了什么。站在屋外,默不作声。/p
姚家的人托邻居吴秀才把那封文书念出来,村里才知道,原来姚瘸子的长子大牛,已经在雁门关上为国捐躯了。/p
听到这个消息,姚瘸子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脸上的憨笑不见了,乡亲们看到的是另一张从没见过的脸。/p
威严中浸彻着几分透骨的杀气。/p
姚瘸子把未满十九岁的小儿子叫到身前来,不容置疑道:“二牛,今晚收拾收拾,明天一早赶去雁门从军。”/p
“老姚!”有乡亲听到他的话惊呼出声。/p
“姚瘸子,二牛可是你姚家唯一的种了!”村民劝他道:“大牛已经死了,你难道不想着给老姚家留个后吗!!!”/p
姚瘸子摇了摇头,平静道:“倾巢之下,焉有完卵?雁门关一破,大半个三晋山河都会被妖族大军踏在铁蹄之下。到那个时候,死的可不止一个二牛了。我姚定襄如今已是个废人,就是上了战场,也只会给军中添乱。不然早就舍了这身皮囊,去换几颗妖族脑袋。”/p
说完,他走到自己小儿子面前,语气凝重道:“二牛,爹已经对不住你大哥了。可你兄弟俩既然是爹的儿子,就不能垂垂老死于病榻之上!爹当年就应该死在战场上,虽然捡了一条命回来,却已经废了,还瘸了一条腿,只好守着你祖父留下来的铁匠铺了此残生。”/p
“可你不同。”姚瘸子双手按着二牛的肩膀,郑重道:“当年你爹我一个村野泼皮,国破家亡之际尚知捐躯赴国难,你身为我‘姚青虎’的儿子,又岂能躲在在这小小村里当孬种?!”/p
姚二牛望着眼前突然变得陌生的父亲,有些不知所措。/p
姚瘸子问二牛道:“二牛,为父问你,你可愿意去雁门从军?”/p
“我……”二牛低着头,攥紧拳头道:“我要为大哥报仇!”/p
姚瘸子点了点头,没有接着说话。/p
这时,村里有其他年轻人站出来,坚定道:“姚叔,俺也要随二牛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