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1/3)
首先便是庐江太守手下谋士刘晔了,出乎李邈意料的就是如此,虽然刘勋对这文会没有兴趣,但是这刘晔是否是刘勋的“眼睛”?那就不得而知了。/p
再有便是庐江皖城中士族人员,其中最让李邈感兴趣的人有陆家的陆绩,陆绩此人是陆家家主陆俊的弟弟,曾经有过陆绩怀橘遗母的故事,就是讲述的陆绩很小的时候,将李术所给的一个橘子怀揣着交给母亲的故事。/p
陆绩从小便心怀感恩,孝道至上啊!如今的陆绩虽然不过十二三岁年纪,却已经是名闻庐江的天才了。/p
李邈仔细看了看,来到这乔公文会的人大约有数十人左右,其中几乎全部都是世家子弟,他李邈当然也算一个。/p
不过李邈不禁对这些文人的脸皮有了重新的认识,如今庐江虽然在太平期内,但是乔公搞出这么大动静,这心也实在是太宽了吧,李邈不禁暗暗揣摩着乔公的深意,这突如其来的文会,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意思?/p
不过此刻的李邈清楚,既然已经来到了这文会中,便一定要与其他人好好结交一番,东汉末年若是没有名士相助,再厉害的人也会被其他诸侯的计谋算计。/p
李邈甚至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于是李邈想了想,就先……从小孩子下手。/p
陆绩字公纪,是江东很少有的名臣,因为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成年之后更是博学多才,见多识广,通晓天文、历算,星历算数无不涉览,虞翻是东吴有名的老臣,襄阳庞统也是荆州有名的学者,虽然年龄都比陆绩大,但是都和陆绩关系友善。/p
现在很多人所看到的《浑天图》,便是当时陆绩所着,而且陆绩还曾注释过《易经》,是少有的铮臣。/p
李邈四处看了看,因为知道陆绩不过十二三岁年纪,所以这样一来便好找了。李邈很快就确定了目标,李邈确定目标之后向前走去,虽然十二三岁年纪,但陆绩已经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气质了,容貌俊朗,举手投足之间十分文雅。/p
但是因为陆绩的哥哥是陆家族主,这样怎么来与之结交呢?李邈心里面想到,若是第一下便唐突了,在小孩子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完了蛋了啊。/p
“兄台?”/p
不对啊,他比我小。/p
“今天天气不错啊。”/p
李邈挠了挠头,突然间发现这古代人搭讪都是需要水平的,我靠,问什么呢?难不成打量一下,问一下,你吃了没?/p
李邈硬着头皮走上前去,道:“在下李邈,冒昧打扰,还望见谅。”/p
陆绩正与其他几个哥哥们谈的尽兴,突然李邈冒了出来,吓了他们一跳,我认识你吗?/p
李邈一脸尴尬,突然间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灵机一动之下说道,“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陆绩小友,李邈冒昧前来打扰,便是想要一睹风采啊。”/p
李邈虚扶了扶额头,擦了一把汗,心道这事儿可真够险的,若不是自己碰巧看过“二十四孝”,恐怕连丢人是怎么丢的都不好意思提。/p
众人了然,原来是找小陆绩的啊!/p
十二岁的年纪,陆绩已经知道很多事情了,看到李邈引出一首打油诗一般的赞赏,高兴还是有的,急忙客气道。“有礼了,不知道李……将军,怎么称呼?”/p
看到李邈手上有些茧子,陆绩立即便清楚这人恐怕是个儒将,而且李邈作为李术的吊儿郎当儿子,实在是不太出名,尤其是在这陆绩的耳中,若是他哥,恐怕还能认识李邈。/p
“不敢当,我现在是太守手下将领。”李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心里面却暗暗道,“不过这庐江太守能干多久,就不是我的问题了。”/p
“李将军请坐。”陆绩邀请到,然后开始给李邈介绍,“这是刘家刘能,这是张家张三年,这些都是我的朋友。”/p
“咳咳。”李邈咳了两声,但是又忍住不能笑,脸色都憋得有些发青。/p
“李将军怎么了?”旁边有人关切道。/p
“无妨无妨。”李邈心中大笑不止啊,刘能,这名字也是醉了。/p
“那好,就请李将军坐下吧。”/p
“多谢。”李邈略微施了一礼,然后稳稳坐下,心道这一关算是过了啊。/p
李邈与陆绩几人坐在一起,开始天南地北侃一通,李邈超乎他们两千年的知识,顿时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p
“我们所处的这地面,乃是圆的。”李邈一杯酒下肚,说道。/p
“李将军切莫玩笑,天圆地方,众人皆知啊。”陆绩隐隐有些不喜,认为李邈夸夸其谈。天圆地方乃是汉族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的色彩,是古代汉族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而陆绩博览群书,从这一方面与陆绩交谈,李邈可谓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了。/p
“天圆产生运动变化,地方收敛静止,天人合一。这乃是先贤所证,李将军你这番话,恐怕不妥。”/p
陆绩皱眉道,小小年纪,说话滴水不漏。/p
“不不不,天圆地方乃是一种主观的推测,我们所处的地面,其实是一个球体,地球的自转才让我们看到了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天也并非是天,而是虚空,日月也都是球体,所以我们看到的日月都是圆的。”/p
李邈哈哈笑道,“既然讲究天人合一,为什么不去考虑一下相似性呢?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