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百米尸林(2/3)
,而是很多色泽鲜艳的壁画。大片的褚红色仿佛随意泼洒的血迹一般,明黄的太阳与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下方则是白茫茫的雪山、苍绿的草原,以及人类和各种奇珍异兽,庄严肃穆同怪诞荒芜竟诡异的结合在一起。
这是一幅充满藏族气息的唐卡送葬涅槃图,山顶的太阳化身成了太阳金乌,赤红色的巨眼高高在上的俯视着地面。
很多穿着古老藏袍样服饰的人排着很长很庞大的队伍,一直从雪山蔓延到另一座黑色的山脉上,火红色的岩浆从一只直插云霄的黑色巨门内奔腾倾泻而出,流入一条充满白骨的峡谷中。
右边的壁画则是延续,同样的情景下,那些送葬的人已经走到了峡谷前方,百兽千禽都跟随在身边。
送葬队伍簇拥着最中心的一座巨大的墨绿色方棺,人和动物的表情虔诚到甚至有些癫狂,义无反顾的走入岩浆中,但是炙热的火焰并没有将他们吞噬,因为火焰中有一条漆黑的锁链桥,从他们的脚下一直延伸到黑色的巨门之内。
桥上还站着两排人类的队伍,一排身披白色的古老披风,银色面具遮住半脸,一排穿着黑色,金色面具遮住的是全脸,这里的细节并不清楚,像是被刻意模糊过,在火焰的遮挡下,只能看见大概的图案轮廓。
张杌寻完全愣在了当场,脑海中忽然有一些破碎的片段一闪而逝,等他反应过来,却怎么也抓不住那点碎片了。
他皱紧了眉头,黑色的山脉上的那扇巨门的外形很像青铜门,但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那不是青铜门,也不是喜马拉雅山上张家人造出来的假青铜门。
藏族,唐卡,外面的光头干尸,黑色的山——
这张充满古老藏族气息的壁画,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
张杌寻突然想到,黑色的山,是突厥语中“昆仑山”的意思。
喀喇昆仑山的东南端相接着的不正是喜马拉雅山脉!而在藏语中,喜马拉雅山又被称作“雪的故乡”。
昆仑山是万山之祖,上古流传下来的许多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因此它也被称作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
昆仑山的山口便位于青海西南部,《山海经-西经》中有记载,传说中昆仑仙境里住着的便是人首蛇身的西王母,手中掌握着不死仙药。
而西王母的地宫他们已经证实过,就在青海的格尔木雨林中,《淮南子》有云:“昆仑之丘,或上倍之谓凉风,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为玄圃,登之乃灵”,格尔木市本就位于昆仑山东段中支脉北侧,从格尔木出发,沿着公路向西而行便是昆仑山。
《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曾登上过昆仑山的黄帝之宫,再往西到瑶池去拜访西王母,壁画上的峡谷或许就是昆仑山上神秘的死亡谷,还有那只直插云霄的黑色巨门。
“业火—地狱之门……”张杌寻失神喃喃,“或许,汪藏海在蛇眉铜鱼里留下的‘地狱业火会烧尽开门者的一切’,说的不是长白山,而是喀喇昆仑山。”
张杌寻的脑袋仿佛遭到一记钟撞,一切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快速穿过甬道,水声越来越大,在空旷的石室里放大的回声仿佛是贴在耳边。
穿过一道拱形石门,一条非常宽的地下河横亘在眼前。
这里是一处完全以山体为地基建造的巨大圆形石室,足足有大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有九根粗大的柱子矗立在溶洞的边缘。
中间还有七根稍微细了一点的石柱,大伞一样支撑着上方的七星宝顶,石柱上面雕刻着七条追珠而上的盘龙,每一条龙的颜色都不一样,神态也各异,都是做出拟人的喜怒哀乐惊狂的姿态。
边缘的九根柱子上雕的则是九转莲花,一层一层像阶梯一样盘旋而上。
第一条地下河的后面,还有一条更宽的河,清澈的河水潺潺流过,中心的莲花石台上伫立着一座三层楼高的石塔,庄严而沉重的站在那里,塔身上缠绕着九根粗壮的锁链,锁链的另一端深深的扎进了石台的九片花瓣里。
石塔正上方的穹顶上,有一只巨大的八角青铜梵钟,静静的笼罩在石塔的尖端。
在张杌寻眼前,第一条河上的挂桥已经被人放了下去,悬空搭在两岸,而第二条河上则搭建着七座石桥,每一座桥的样子都不一样,并且在桥头安放了一只做恐吓威慑用的面目狰狞的动物石雕。
墓顶的斜梁上雕满了各种奇怪的浮雕,这些浮雕无一例外都被做成了钩子一样的造型,比如鹰嘴,鱼尾,观音手,树藤。
张杌寻一眼就能看出,这些浮雕是经过伪装的,安装这些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绳索能够在上面这些浮雕中巧妙的穿过,是曾经的工匠们为了吊装运输什么东西才设置的,事情完成后这些石钩就被雕刻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
墓顶上靠近拱门的地方被挂上了一条很新的登山绳,从这一头搭到了石桥的另一头,绳子在石钩之间巧妙的穿过,形成了一条可以过人的绳索桥。
张杌寻在心里默默吐槽,这个汪家人穿针引线的手艺应该不错。
很显然,这七座桥上都应该是有蹊跷,一旦上错了,很可能就会发生一些可怕的事情,所以霍小黎为了避免徒生事端,选择了另辟蹊径。
张杌寻走过挂桥,站在七座石桥的这一边,遥遥望着桥另一边高塔前面突然出现的黑影。
那黑影见了张杌寻也并不意外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