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牛逼!(1/3)
;
蓝色的多瑙河,这一首作品基本上已经可以当成是新年音乐会的难忘今宵。
基本上就是每一次音乐会,其他的作品可以变化,会根据每一位指挥他的个人喜好,去搞一些偏向于个人的作品出来。
但是不管每年怎么变换,这一首难忘今宵……
不对,这一首蓝色的多瑙河,都是每一位指挥他必须要准备的一首作品。
当然!
虽然说是要准备,可是实际上并不需要过多的排练,只需要跟着维也纳爱乐那边的人过个一两次即可,更多的是看在舞台上的时候,指挥自己的发挥。
毕竟这一首作品指挥可能只指挥过十来次,维也纳爱乐的那群人,各种风格,各种模样的蓝色多瑙河,可能都演奏过十来次,他们演奏排练练习这一首作品的次数,基本上都是按照百来计算的。
例如更注重整体效果呈现的,或者说更注重美感表达的,又或者是更注重逻辑的,再或者是偏向于舞蹈性配合芭蕾舞的。
乱七八糟一大堆各种各样完全不同的表达。
虽然演奏的音相同,但是他们演奏的速度以及情绪,却能有很多的区别。
而这些区别对于维也纳爱乐这种世界顶级的乐团而言,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
因此,这一首蓝色的多瑙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其实更为公平,也更能看出指挥的特点和他的能力。
同样的作品,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乐团,唯一不同的就是指挥。
谁演奏的不好,谁就出洋相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首所有人都知晓的作品,每年都需要去演奏的作品,蓝色多瑙河诞生了很多很多优秀的诠释版本出来。
陈秋当时在准备这一套作品的时候,就听过了很多很多人的演奏方法。
他也同样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自己能够成为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的指挥,那么自己会使用一个什么样的方法去诠释呢?
以及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做。
陈秋一个人思考了好久,一直都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
不过看着他手下的学生乐团,海音和声交响乐团,他逐渐想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一个指挥的能力以及作品的演奏其实并不只是看指挥本身,其实同样的还会看很多很多其他的细节。
比如乐团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
指挥最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自己的思考和乐团的能力融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最适合他,同样也最为适合乐团的方式,去进行演奏。
而并不仅仅只是指挥一个人做好就可以的。
因此,陈秋将自己的视线看向乐团,对着他们微笑着点了点头,伸出手小提琴,但是他的视线却是放在圆号之上。
在所有人共同的注视之下,陈秋的手抬起,以一个细不可闻的微弱颤抖,将音乐拉出。
嗡……
小提琴颤抖,秦弦带领着手下的小提琴,在以一个格外轻柔的姿态,演奏着震音。
声音并不大,更多的是一个铺垫的作品。
因为在小提琴之后,圆号那独一无二,带有浓郁低沉气息的声音,从音乐之中缓缓走出,站在所有人的面前。
平缓,安稳。
就如同湖水长流,波澜不惊。
这,便是作品的动机。
小提琴就如同那春风,吹皱一湖春水,至于那圆号,便那静静流淌的蓝色多瑙河。
不仅如此,它也象征着黎明。
夜晚已经结束,接下来便是黎明的到来。
陈秋的视线与管乐那边的人相互接触,伸出手给予他们提示。
他就那么轻微的颤抖,乐团内的众人就不知道为何,能够很清晰地感知到陈秋所想要的力度,以及演奏的方向。
这个力度,这个方向?
虽然感觉上像是陈秋在指引,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自己必须要这样去演奏。
只有这样的演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最适合乐团的,
因此,他们便没有任何犹豫,跟随着陈秋的指引,演奏着属于陈秋,以及他们的声音。
而伴随着他们声音共同响起的,还有其他的乐器。
灵动,飘逸。
作为圆舞曲三拍子所独有的那种舞蹈感,从音乐之中如同烟花一般,突然散开,在空气之中弥漫。
陈秋手中的指挥棒,轻松地挥动着节拍。
将那轻柔的圆舞曲之中的动力,激发的更为绚烂。
明明只是一场简单的音乐会,但是不知道为何,在场的很多人的眼前,都似乎能够想到一位身穿白色长裙的芭蕾舞者。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演奏如果不配上芭蕾舞,就会显得太过于单调?
陈秋听着耳边在他手中指挥棒之下被彻底激发的音乐,他的思绪也不由得飘散出来。
他感觉……
或许,自己当时跟着艾鼓的话走,去找一下海城舞蹈学院的学生,问他们借几位舞蹈的过来,说不定会更好一点?
不过想了想,陈秋就笑着将自己的想法给抹去了。
虽然说他可以向海城舞蹈学院那边的人借芭蕾舞者,但是他不懂芭蕾舞。
如果他想要让芭蕾舞完全配合上他的乐团的话,那么他就需要去对芭蕾舞进行指导,编排。
那么他可能还需要去专门再找一位舞蹈学院的编舞老师来帮忙。
虽然说是这么说,做肯定没有问题,但如果那样的话,可能就太麻烦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