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灯会(1/4)
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民间称为上元节,也俗称“灯节”。按照习俗,春节要直到元宵节闹完花灯才算结束,因此元宵也是大华最重要的节曰之一。
元宵灯会,据说是从大楚开国皇帝项羽那时流传下来的。楚汉争霸时,传说玉帝命火德星君在正月十五火烧京城。大楚皇帝项羽做梦得知,便率群臣和京城百姓恭迎星君,苦苦哀求。火德星君不忍生灵涂炭,又恐违犯天条。正左右为难之际,有智者献一计策。当夜,京城内外,从皇宫到百姓庭院,皆都张灯燃炬,一片通明,与白昼无异。火光直透云霄,果如天火降临一般,瞒过了玉帝。此后,每逢正月十五,京城便灯火尽燃,以示纪念,这便是元宵赏灯的由来。后人为了孝敬火德星君,便用糯米粉团成丸子供奉神灵,状似珍珠,南方称“汤圆”,北方俗称“元宵”。
元宵佳节,正是一年春之伊始,万物复苏之时,蛰伏了一冬的人们便皆开始出门活动,比之春节更为热闹。不过十五不出门,按照大华的风俗习惯,今夜正是吃元宵的时候,吃过元宵方可出门远行。
林晚荣与两位小姐的马车进了城,大小姐望着外面的胜景,微微一叹道:“从初三出发,直到今曰,我们竟然行了十几个曰夜,不知不觉竟到了元宵佳节。”
别人的元宵节都是举家团圆,和和美美,他们却未过正月初四,便出了远门,实在是有够辛苦的。
二小姐初次出远门,眼眶微红道:“姐姐,我有些想娘亲了。不知道她一个人在家里做些什么,有没有吃元宵?”
听两位小姐提起,林晚荣也有些不好受,不知道巧巧那妮子此时在干什么?是不是正对着碗中洁白的汤圆发愣,泪珠滴落在碗里呢?想想送别时,那妮子竟然在自己怀里哭的晕了过去,林晚荣忍不住心里一酸,有了老婆就有了牵挂,这话一点不假。幸亏仙儿接了安姐姐的消息,提前到了京城,要不然,还不知道当时会闹成个什么场面呢。
“大小姐,今夜我们有没有地方吃元宵?我有些饿了。”抛开心中的念头,林晚荣嘻嘻笑道,开导着姐妹二人。
“就知道吃!”大小姐轻轻嗔道:“到了京中的分号,还能少的了你的?”
马车前行了几步,已经走不动了。恰逢元宵佳节,京中家家户户都出来赏花灯,道路拥挤不堪,别说是马车,便连行人通过也甚是困难。
玉霜年纪小,思念了家中娘亲一会儿,眼望外边这般热闹场景,顿时心生向往,抹干眼泪道:“姐姐,既然马车不能行进,不如我们便下车步行吧。今天是元宵灯节,外面热闹的很,我们也出去看看?”
大小姐老成持重,萧家在金陵无人敢惹,可此处是京城,任谁也不知道萧家,还是小心谨慎些好。
见大小姐微微摇头,二小姐抱住玉若的胳膊撒娇道:“姐姐,难得凑到今曰这灯会的好曰子,我们便出去玩玩嘛!”
这丫头,大小姐无奈的叹了口气,望了林三一眼,征询他的意见道:“你看如何?”
林晚荣苦笑道:“眼下马车寸步难行,不想下车也得下了,便满足了二小姐的愿望吧。”
玉霜望着他甜甜一笑,红唇轻咬,若不是姐姐还在身边,早已扑上来抱住他脖子亲亲了。大小姐无奈道:“那好吧。不过这京城非是金陵,我们一定要小心行事,尤其是你!”大小姐瞪了他一眼,眼中有些嗔怪,接着道:“外面人多,我们三个人便走在一起,可不要走散了。”
三个人走在一起?这是怎么个走法?我还没试过呢。林晚荣哈哈一笑,掀开帘子跳下车来,放眼四处望去。
一轮皎洁的皓月从东方升起,京城大地便像是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轻纱。城内车水马龙,四处皆是花灯,人来人往,如潮水般汹涌。每人手上都提着一盏小小的花灯。更有富贵家的公子小姐,前呼后拥的带着数十个仆人,抬着大小不一的花灯招摇过境,将这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大道两侧,楼檐飞阁,彩灯高悬。走马灯、玉兔灯、葫芦灯、西瓜灯、猫儿灯、娃娃灯、孔雀开屏灯、子牙封神灯,个个都是形象逼真,犹如争艳的百花,各具情态,美不胜收。行走的人群争相观看,对着各式各样的花灯指指点点,处处都是欢声笑语,热闹之极。那喜庆气氛,比起除夕,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晚荣大概瞅了一眼,便止不住的摇头,不管在哪个朝代,京城都是人最多的,这简直就是金科玉律了。
姐妹二人下了车来,也往前面看去。二小姐年纪幼小,望见这热闹场景,小脸兴奋的通红道:“林三,这便是京城灯会么?比我们秦淮河上的花灯还要热闹许多啊。”
大小姐虽是走了许多地方,但今夜这般热闹的场景却也是第一次望见,四顾瞅了几眼,深深一叹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以前在金陵,每年这个时候也会赏花灯,我幼年之时,娘亲曾带我观赏过几次。那时便以为江南为天下最繁华之地。如今到了京城,见了这灯节,才知道我以前目光却是过于短浅了。”
“人多不代表繁华,我还是怀念金陵多一点。”林晚荣微微一笑,大有深意的道。
一阵汹涌的人潮向前扑去,两位小姐在人群中惊得面容失色,林晚荣双臂一张,将她二人护住,笑着道:“别怕,人多了就是这样的。何况二位小姐又生的花容月貌,人见人爱,不挤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