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第751章 朝堂攻守(2/2)
。按大晋官制,中书监设令和丞,中书令为从四品,中书丞为五品,中书监在泰定时期不废而废,长期没有中书令和中书丞,现在皇上总算任命了一个中书丞,中书令依旧没有。
“要不这样吧,我们提几个人,让皇上自己定。”蓬柱提到。
潘链想了下,觉着这样也好,至少有两个自己人为候选人,薛泌嘛,就算皇帝用他,中书监刚有了个中书丞,又调走了,中书令和中书丞空缺下来,如此也可以塞个自己人进去。
皇帝很勤政,每天在御书房批奏疏都有六七个时辰,黄公公下值后,接替他的是郑公公。
郑公公比黄公公年青,四十多岁的样子,微胖,是皇帝在潜邸时的太监总管,皇帝登基后,并没有立刻调他到身边,而是先管御厨,上元节后,才将他调到身边。
“小袖子,弄点莲子羹来,饿了。”
郑公公的名字有点女性化,单名袖。
郑公公很快端来一盘糕点和一盘莲子羹,莲子羹稠稠的,糕点是宫里精心烤制的莲蓉糕,有股淡淡的幽香。
皇帝很快将这两样一扫而空,放下碗,抬头看着郑公公吩咐道:“给张先生送一份去,对了,张先生体弱,将朕的那件飞狐毛的袍子送过去。”
“陛下,放心吧,张先生那都有。”郑公公有点无奈,语气中不由漏了点,
皇帝微怔,想起这是在皇宫,张猛那应该都有,他轻轻叹口气,低头继续批奏疏。
“请张先生过来。”
皇帝看着手里的奏疏,眉头皱得紧紧的,这就是尚书台联名请求尽快任命京兆尹的奏疏,理由看上去都挺不错,共推荐了三个候选人。
京兆尹空悬,是皇帝有意为之,陈宣之后,各方都在争夺这个位置,京兆尹这个位置比较尴尬,但却是进入尚书台的捷径。
“先生看此事如何?”
张猛合上奏疏想了想说:“京兆尹空悬这么长时间,塞外作战即将展开,老是这样空着,也不妥当,鱼饵放的时间已经够长了,各方都粉墨登场,皇上想必已经看清了。”
皇帝笑了笑,然后问:“你看这三人选谁?”
“丁轩和顾玮,想必是潘太师的人选,薛泌应该是蓬柱提的,我记得原来还有两个,许昆和章逡,许昆是幽州人,章逡是荆州人,这几人都不合适,薛泌也不行,他要走了,中书监便要进人,到时候又是一番争夺,所以,薛泌暂时还是留在中书监,这样吧,我向陛下推荐一个人吧,落武。”
“落武,河东落家的,”皇帝想起来了,落武原御史台御史,父亲落攸,并州刺史,上任途中遇刺身亡,丁忧守孝三年:“他守孝满了?”
张猛点点头,落武是河东上品门阀落家人,与皇后薛家有姻亲关系,不过,这不是主要的,门阀士族之间通婚频繁,河东三大门阀,可以说都是亲戚关系。
最重要的,落家是皇帝的坚定支持者,在兄终弟及争夺中,落家旗帜鲜明支持现在的皇帝,落攸遇刺说不定便与此有关。
“落武这人原在国子监,官声很好,在御史台的时间虽然短,可弹劾过潘链和丁轩,为人刚强,不避豪强,有这人出任京兆府,京兆府的治安一定会好转。”
皇帝闻言不由满意的点头,京兆府需要一个敢得罪人的掌控,更主要的是,落武居然弹劾过潘链和丁轩,应该不是潘链一党,只要不是潘链一党就行。
“落武守孝期满,这吏曹怎么没上奏?”皇帝有些纳闷,不满的问道。
“皇帝忘了,他不是从五品吗,”张猛笑了笑说:“按照大晋律,四品以下丁忧官员,守孝期满后,便到吏曹候任,由吏曹考评后任用,不用上奏御前。”
“好,那就落武。”皇帝立刻点头,立刻起草圣旨,马上加盖玉玺,让人送到尚书台。
l
m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