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增援(1/3)
自上次魏英才在阳城大败之后,相隔多时,他再度率军兵临城下,面对阳城之时,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仍记得当初,心中的骄纵自满,使魏英才在阳城之外,就尝到了自己在江州战场上的第一次惨败,更别说能攻下阳城。
而且,自那以后,魏英才通过刚隆国内战那一场战役所建立起来的自信,几乎彻底崩塌了。
以至于,他再也不敢轻视任何一支军队。
更甚者,即便站在他对面的敌军,不过只是拿着刀枪弓箭,而魏英才他们自己装备的却是枪支弹药,也没有能够再给魏英才带来必胜的信心。
当然,这不一定是坏事,起码也是有助于魏英才更为审慎和客观地观察敌情,从而使他的部队更能稳扎稳打地赢下所有战役。只不过是,魏英才虽然没有了往日的轻敌心思,却也几乎丧失了强盛的斗志。
而此时此刻,再度站在阳城之外,魏英才抬头望向阳城的城墙,那一次的教训,似乎仍然历历在目,而曾经的惨败记忆,也仿佛被眼前高耸的城墙打开了一个缺口,瞬间汹涌而来。
魏英才的心里,不再会认为阳城是一座不堪一击的城池。兴许,解铃还须系铃人,再度攻打阳城,这一战,对魏英才来说,极为重要。
只见阳城城门紧闭,而城墙上,却处处是旌旗,以及表情木然冷峻的守城士兵。
显然,阳城也是严阵以待。
魏英才没有立即下令攻城。
尽管从外面看起来,阳城的守城军队,并没有多大的兵力,但这只是表面看起来的假象。
这一点,魏英才特别清楚,因为,此时此刻他的手里,就正正掌握着关于阳城的情报。
情报显示,阳城除了城中驻守的夏军之外,在另一边的城外,却其实还有一支数量庞大的夏国大军。
而这支夏国大军,足足有二十万的兵力!
因此,魏英才不会天真到,以为单凭他一万多的兵力,尽管负枪荷弹,就有十足的把握攻城了。要知道,光是要控制这二十万城外的夏军,魏英才部的弹药就已经不足以应付,更何况,阳城中本就不止这二十万夏军的驻守兵力。
所以,魏英才还没有轻而易举能拿下阳城的自以为是。
“汇报一下城外敌军的动向?”魏英才脸色有些沉,对副官王中平问道。
魏英才认为,既然本部和敌军的兵力数量虽然不是对等,那就没必要选择硬拼,或许尽可能地从敌军的兵力布置,或者其他方面,多找找纰漏,那样才能有机会赢下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王中平答道:“虽然敌军没有逃跑,但是白奇败亡,夏军也处于军中无将帅的混乱形势当中。因为,夏军这二十万军队,他们的关系本来就难免有些错综复杂,是由夏国不同地区的军队组成,战术上大多数也都是各自为战。只不过,原本有白奇的统帅,总算是有个核心所向,眼下白奇败亡,他们也就显露出一些乱象了。据了解,这些组成的军队当中,威胁比较大的是东州军,曾经参加平叛战斗,算有最有大型战役的实战经验的。但其余的夏国地方军,多是临时征召的民兵组成,不少还是临急调配而来,缺乏足够的规范化的军事训练,更别谈有实战经验了,所以,这些部分的夏国士兵,对我们的威胁不大。”
相比于魏英才的谨慎保守,王中平则倾向于他们魏英才部是有足够胜算的军事判断,一来,是因为王中平得到的情报,让他觉得这场战是对兴华军有利的;二来,这也是因为他并不明白魏英才的心思。
只不过,魏英才自然也不会跟他说太多,只是相对而言,脸上没有涌现出,好像王中平那样的兴奋光芒。
“谨慎一些,毕竟夏国的士兵人数太多。不管他们是否有将帅统领,或者是来自于各自为政的地方军,也不能忽视,一旦他们目标能够统一,一致对打我部,那对我们而言,结果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始终是要和二十万夏军对阵,这是我们需要担心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的弹药数量是不足以敌对这么庞大的敌军。”魏英才叹道。
敌众我寡,这是客观事实,不管敌军是否已经阵前大乱,都需要他们谨慎对敌。对魏英才而言,他是切不可再犯下当日轻敌之错。
闻言,王中平也似乎有所领会,慢慢也变得沉稳了些,不再像刚才一样,仿佛脑门已经挂上了‘胜利’两字。
魏英才看着高处的城墙,脑中思索着对敌之策。
兵力优势,不归他魏英才部,要说他们的筹码,自然就是较夏军先进的武器。那么,既然是要仗着武器的优势,那就要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三思过后,魏英才有了具体想法。他当下命令部队,构建阵地,深挖战壕。兴华军要堵住阳城的城门,阳城上下绝对会感到浑身不自在。
兴华军在阳城门前构建阵地,没再移动一步。魏英才是铁了心,想要扎个钉子,让夏军送上门来打。
当然,兴华军也不完全被动挨打。另一方面,魏英才每过一段时间,就派遣一支三千新兵的部队,轮流出动,采取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袭扰战术,攻击夏军部队,以达到练兵的目的。
过了半天,泰安城内的兴华援军,也赶到阳城,参与魏英才部的修建阵地的工事。
因为泰安城外围,有不少夏军败兵,所以里昂部的大部队,仍然留在泰安,清扫战场,抓捕俘虏。
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