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稳定性(1/2)
陶学林并不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超级粉丝——不用怀疑,地球上是有人会为了某个科学领域而疯狂的。.最快更新访问:。就像是有人‘迷’恋超级计算机‘迷’恋的疯狂,有人痴‘迷’黑‘洞’痴‘迷’的疯狂,有人耽溺微生物耽溺的疯狂一样。在g蛋白偶联受体的王旗之下,天生就是有跪拜者的。
但是,陶学林并不是见到王旗就走不动路的那种男人,他看见粉红‘色’的发廊也硬的起来。
陶学林愿意放弃自己的实验室,放弃努力得来的“老板”身份,而加入杨锐麾下,看中的更多是r的潜力。
r的能量,实在是太过于恐怖了。
仅仅两年多的时间,r仪已是遍布全球实验室的存在了。
上一个风靡全球的仪器,还得追溯到x光仪,再往前,就是显微镜了。
而不管是哪一种,那都是能得诺贝尔奖的存在。
身为北大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负责人,陶学林比其他人看的更远更清楚:
r最强悍的时刻还没有来到!
不久之前,老外才用r证明了“人类走出非洲”,算是在人类学和社会学方面放了一颗大卫星,可那才是哪到哪呢,不说别的,就是再进一步,在生物分类学方面,r就能有大作为。
以前的时候,生物分类都是根据‘性’状来分类的,比如‘花’蕊长的和‘花’蕊短的就可以是两类,三叶草和四叶草就可以是两类,然而,那都是不确定的,通过r仪,轻松的检测dna,才是生物分类的最佳方式,说不定就能证明,‘花’蕊长的也许就是‘花’蕊短的‘浪’@‘荡’版,三叶草也许就是四叶草的欠草版。
陶学林是没有机会再加入r仪,他看到了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前景。
那恐怖的前景……
有朝一日,或许用不了几天,当r成为离子通道实验室席卷天下的利器的时候,离子通道实验室将成为何等的规模,成就何等的伟业?
到了那一天,杨锐举起的王旗之下,又将是何等的赫赫威严?
陶学林是60年代末的中国大学生,可他也是出过国的,他知道国外的实验室是如何看待中国实验室的,他也知道中国实验室和国外的实验室之间,是怎样的差距。
早些年,陶学林去东欧考察,就已经明白,中国水平和世界水平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鸿沟的,准确一点的说,他当时就发现,中国实验室的水平是比不上东欧实验室的水平的,而东欧实验室的水平,据说是比不上苏联实验室的水平的,而苏联实验室的水平,据说是比不上西方实验室的水平的……
简单的推论,让陶学林做出了决断。既然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目标是世界级的实验室,那放弃一个北大生化实验室,却能加入到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中去,不仅不吃亏,还可以说是赚翻了。
至于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是否能成为世界级的实验室,陶学林觉得,只要r能够扬名立万,就已经绰绰有余了。
第三世界国家也是可以有世界级的实验室的,看看埃及、突尼斯之流的国家就知道了,因着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或者学者资源的不同,第三世界国家偶尔也会放卫星的,只不过,越是第三世界国家,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
北大离子通道实验室若是能够成为世界级的实验室,集聚效应之下,陶学林不觉得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老板身份,还有什么吸引力。
这一串的推论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蛋白偶联受体的发展顺利之上的,要说单薄是有些单薄的,陶学林却觉得可能‘性’很大。
与之相比,杨锐的年龄和学历,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
北大的天才多了,杨锐是天才,又有什么奇怪的?
第二天一早,陶学林拾掇拾掇,连生化实验室都没有先去,就到离子通道实验室报道了。
他不是那种特别在乎脸面的人,沙哑的嗓音曾经令他在读书期间备受嘲笑,然而,读书时期最重要的终究是成绩,当他考上县一中的时候,同乡的同学就很少再提这个茬了,当他考上北大的时候,县一中的同学已经对他顶礼膜拜了……
陶学林很早就知道,成绩才是决定自己是否受嘲笑的关键,面子,自然也是成绩带来的。
就像是现在,又有哪个同事会因为嗓音而嘲笑自己吗?
陶学林望着离子通道实验室的招牌,就像是望着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似的,凝视许久,才走了进来。
“陶教授,你来了,你好你好。”杨锐做出求贤若渴的模样,站在实验桌前。
陶学林‘露’出微笑,用手提了下‘裤’袋,笑道:“您叫我老陶就行了,学林也成。”
“我叫你学林吧。”杨锐不客气的选了个方便的,对方加入离子通道实验室,不是为了客气来的,他也不是找人来争权夺利的。
“‘挺’好的。”陶学林回答了一句,向四周打量了一圈,问:“我应该做什么?”
虽然不是特在乎面子的人,陶学林还是希望迅速的进入工作状态,而不是与杨锐的聊天。
许正平此时走了过来,笑道:“陶教授来了,你要不先给我搭把手,熟悉一下情况,再决定怎么参与?”
这是许正平和杨锐商量好的内容。陶学林看看杨锐,就点头,道:“那没问题,我上手应该‘挺’快的,对了,我能自己选课题吗?”
“只要不与其他人重复就行了。”杨锐对陶学林本人的兴趣一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