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1630》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大明1630 () >> 第三十四章 送行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65509/

第三十四章 送行(2/3)

p>“如何怪不得他们!”侯方域恨声道:“事情便是都坏在这些小人手上,若是大家齐心协力,如何会让杨贼蒙蔽圣聪?天下事又怎么会败坏到这样一番样子?”

“方域呀,事情不是像你想的这么简单!”黄道周叹了口气:“这不是是否齐心协力的问题!经历了这次的事情,我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世上的事情光有道德文章是不够的,你们几个若想有所作为,还得多花点心思在经世济民的道理上!”

侯方域等人虽然还不是太明白黄道周的意思,还是点了点头,这时从不远处传来高声的叫喊:“前面可是石斋先生的车?”

“到底人心还是在我们这边!”侯方域兴奋的与众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只见一辆马车沿着官道疾驰而来,相距长亭还有十余丈停了下来,驾车的是个满脸虬髯的壮健汉子,他跳下车来,向众人做了个团揖,高声问道:“可是石斋先生?”

“不错,正是在下?”黄道周排开众人,拱了拱手:“车内是何人,来找老朽有什么事?”

“幸好赶上了!”那汉子松了口气,笑道:“我家主人有几句话想和先生说,先生可否上车一叙?”

侯方域见来人不肯下车,以为对方是怕被一旁的锦衣卫看到,暴露了身份,上前一步冷笑道:“若要与先生说话,下车便是,躲在车上是何道理?”

“方域休得胡言!”黄道周制止住侯方域,不过他知道自己是嫌疑之身,和这几个还没出仕的年轻士子在道旁说几句话天子可能还会容忍,而与一个神秘人单独交谈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以当今天子性格,派人追上给自己一杯毒酒也不是不可能。他向车子拱了拱手,朗声道:“我平日行事无所不能对人言,这里的都是我的学生子弟,你若是当真有话要同我说,下车来说便是,不然便请回吧!”

“既然石斋先生这么说,那我也只有厚颜下车了!”车内传出一个阴郁的声音,随即车帘掀开,下来一人。黄道周顿时瞪大了眼睛,惊呼道:“杨文弱?”

“不错,正是在下!”杨嗣昌脸上泛起一丝苦笑:“你想不到我会来送你吧?”

“我确实想不到?”黄道周倒是老实的承认了:“你将仇敌尽数赶出朝堂,总揽大权,已经是大获全胜。此刻应该是与同党弹冠相庆,为何要来送我这个老朽?莫不是来看我的笑话?”侯方域等人听到眼前这人便是杨嗣昌,不由得个个怒目而视,若非那车夫身形魁梧,看上去颇有勇力,恐怕就直接冲上去拳脚相加了。

“大获全胜?”杨嗣昌苦笑着摇了摇头:“黄兄呀,你知道吗?我对你是羡慕之极呀!你现在是离开了这个是非堆,回乡著述讲学,归隐林泉,过的是神仙一般的日子。而我留在京师却是如履薄冰,他日若是事败,恐怕等着我的就是一杯毒酒,三尺白绫了。”

“什么?”黄道周听到杨嗣昌说出这么丧气的话来,不由得大吃了一惊:“那你为何还”

“我为何还上那增税添饷练兵折子?”杨嗣昌冷笑道:“不增税,怎么添饷,不添饷怎么练兵,不练兵怎么讨平流贼。这次是打进中都,下次恐怕就是打进南京北京了。黄兄,你当的是清流官,不用当这个家,不知道眼下朝廷的处境。这么说吧,就算那是一杯毒酒,朝廷也得将其一口喝干了,解一时之渴了。”

“应该还不至于到这种境地吧?”黄道周的气势被杨嗣昌这番话打压了下去。

“怎么不到?”杨嗣昌冷笑道:“你知道吗?这次若不是扬州兵备道徐鹤城领兵在高邮打败了‘一斗谷’,漕运就被切断了。可这位徐大人手下的兵已经欠了好几个月的饷,是他想尽办法从当地士绅手里募捐来的,那下次如果他没有弄到粮饷呢?后果会如何?石斋先生您想过了吗?”

虽然是初春时分,黄道周额头上已经满是黄豆大小的汗珠。虽然他对兵粮之学并没有花太多心力,但漕运对于帝国的重要性还是很清楚的。

杨嗣昌看到黄道周这幅模样,叹了口气道:“黄兄,有些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在这个位置上,做了许多不情愿但是却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只有一件事情相求,还请黄兄应允。”

听了杨嗣昌方才那番话,黄道周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他沉声答道:“杨公请讲!”

“若是仰大明二祖列宗鸿福,能够平定流贼东虏,保住我大明三百年江山,那自然万事大吉!可若是不成,有不忍言之事,”说到这里,杨嗣昌稍微停顿了一下,声音也一下子变得低沉了不少:“杨某自然是只有一死以报君恩,江南之事便只有劳烦黄兄了!”说到这里,杨嗣昌敛衽向黄道周下拜。

黄道周也被杨嗣昌的言辞所感染,昂然道:“杨公请放心,黄某既然已食君禄,自然当报君恩,即便天不佑我大明,亦只有一死而已!”

杨嗣昌摇了摇头:“黄兄,气节之事我倒是不担心的。如今非太平时节,道德文章比不上兵谷钱粮。范文公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你此番去职,若是能在江南讲学,培养一批允文允武的人才,尤其是火器,以备不时之需,岂不也是一番作为?”

黄道周听到这里,眼前不由得一亮,杨嗣昌这番话以范仲淹为期许,倒是正好挠到他的痒处,更何况经历了这一番变故,他对于道德文章的局限性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肃容拱手答道:“杨公

状态提示: 第三十四章 送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