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二章 盟主文明(2/3)
低飞船使用成本的消耗。毕竟,本身最为一种最高级别的文明产物。超光速星际飞船这种产物。向来就不是以经久耐用著称的。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之内,超光速飞船的性能固然是极为可靠的,可是一旦到了使用年限之后,各种大修、换配件、综合保养什么的,就完全让人吃不消了。
可以说,超光速飞船的使用成本是极高的,单单是维持飞船的正常使用,就是一大笔花销。
再加上一个文明。依靠一款超光速飞船,或者说依靠某一个极限航行速度之下的超光速飞船,其在宇宙之中的扩张势头无论如何都是有其极限的,这个极限不是一个固定数值,而是依托于该文明的各种硬实力,人口、科技实力、文明向心力,以及最关键的飞船速度等等,所综合研判出来的一个极限数值。
这个极限数值,是一个星际文明理论上的极限疆域,它不是不能突破。而是一旦突破之后,就必然需要支付种种代价。而这种代价,通常都是极为昂贵的。
要么是因为开采某种特殊稀有矿藏而在极限疆域之外进行采矿作业,为了维持采矿点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要消耗常规情况下数百、数千、甚至数万倍的代价,以至于造成文明持续失血,久而久之,甚至有可能造成文明整体态势的虚弱无力。
要么就是在极限疆域之外进行殖民,殖民星因为距离本土太远,交通不便,通讯不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个封闭环境下的自我循环,这最终无疑会导致星球割据势力的诞生,加剧文明分裂力量的蔓延,严重的话,甚至会直接导致文明的分裂与崩溃,到时损失之大难以形容。
而一个成熟的星际文明,在面对着这样种种文明发展的困境时,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在文明星海之中建立自己的联盟体系,通过对外输出超光速星际飞船,来建立自己的星际防护体系,建立自己的星际秩序格局和产业分工体系。
作为一个文明来说,正常情况下无论如何,其人口数量和疆域面积,在一定时间之内,都是难以发生大规模的变动的,这时候,对外输出超光速星际飞船,无疑就是最大化的扩大自己的势力版图的最好方式。
这样做的好处无疑是相当的巨大的,而且控制的好的话,负面效应也是相对较小的,总的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可行性方案。
毕竟,一个星际文明受其技术实力的限制,其所能生产的超光速飞船的飞行速度是一定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变动,那么它所能统治的疆域也就只有那么大了,再大的话管不过来,勉强为之也只会更糟。
如此一来的话,还不如选择在周边文明之中建立代理人体系,通过对外销售超光速明拓展其势力范围,同时也按照自己的规划,在诸多小弟文明之中进行产业分工规划。
如此一来,既能够借小弟之手拓展自身的影响力范围和势力圈,又能够源源不断的从各个小弟的手中进口到各种廉价、齐全的工业化消费品,对其进行抽血。
而超光速飞船的生产供给和售后维修、保养、零件等服务,以及对小弟文明的产业分工和固化,这两大杀手锏加起来,又足以形成了对小弟文明的强力控制,只需要限制其明数量和秩序,作为盟主文明的控制力显然就将会很难被动摇的。
不单单对小弟文明的控制力不会动摇,借助小弟文明等得产业分工和抽血,盟主文明显然也可以抛下一些琐碎的、不重要的非核心产业,集中主体文明的人口资源,集中精力向更高层次的科技体系进行攀爬。
更加细化的核心产业分支,更加高素质的国民人口,集中在核心生产环节之中,抛弃大量的不必要的琐碎事务,文明的综合实力显然将会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生命工程的公关,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人口数量和质量,精英化教育和核心产业的大力投入,则无疑会最大程度的诞生累累硕果。
超光速星际飞船得航行速度一旦有所突破,飞船的综合性能一旦有所提升,显然也都将会反馈到整个文明的核心利益之上,更快的速度,不单单意味着更加便捷快速的交通,也将意味着,更加辽阔的疆域,以及新的星际殖民空间。
如此一来,那些正宗的星际文明的综合国力只会节节攀升,形成不可遏制的正循环,最终形成一个个幅员辽阔的庞然大物。
而那些不具备超光速飞船生产能力的文明和国度,指望着上位文明的提携和施舍,并且以此形成对上位文明的赶超,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不具备超级个体能力的科技文明之中,体系的力量无疑是唯一的力量来源,星际文明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小的简直可怜。
自现代工业化生产社会起始,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就是铁一样的战斗力,这个准则在星际时代也是同样奏效的,甚至是更加的牢不可破的准则。
当然,星际时代的所谓生产力,更多地是特指超光速星际战舰这款拳头产品的生产力,只有这一项产品的生产力水平,才是星际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力,最让人望而生畏的生产力。
因为,在星际文明体系之中,低层次的生产力,那些生产诸如鞋子袜子小商品之类的生产力,已经完全是达到了一种泛滥成灾的地步,有着太多的同质化竞争对手相互竞争,市场上的竞争力无限趋近于零,上位盟主文明随时都可以找到可以替换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