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商量(1/2)
第二百四十五章商量
毕文谦的设想貌似很好,但无论是卞流连还是窦惟,都没有配合他——陆衍准备好午饭时,他们并没有提出什么关于编曲的看法,倒是把各自该负责的部分练得可以了。
惟有郭情的小提琴,拉得格外熟练,却总让毕文谦觉得不太自然。但她毕竟是才15岁的小女孩,要求人家的琴声拥有富有契合作品的情感,似乎有些强人所难了。
“毕经理,这首歌我们早上才第一次听,要我们提建议,实在有些困难。”约莫是观察出毕文谦情绪有些低落,卞流连主动解释起来,“陆秘书和我们聊过,你们准备四首歌,那样算来,时间已经非常紧了……”
“是我想得乐观了。”毕文谦大约明白卞流连的意思,以及那隐约在意思背后的意思,“这一次,的确是以排练好为首要目标。不过……无论能不能上春晚,过年之后,公司都会以这几首歌出一盘磁带。到时候,时间会相对充裕许多,那会是发挥你们才华的时候。”
下了决断之后,毕文谦抛弃了多余的念想,以“历史”上的编曲为基础,努力排练起来。即使有什么询问和交流,也止于问夏林关于唱法的想法。
时间马不停蹄地来到十五号,毕文谦把赶好的磁带交给了刘三剑,让她带着夏林去和春晚的导演见面清唱,却把和刘三剑一起过来的王京云留了下来。
等夏林她们出了四合院,和毕文谦一起走进了办公室,王京云才半斟酌半提醒地说:“我不确定刘三剑会不会把事情办好。”
“你觉得她会搞砸?”毕文谦不太信。
“这件事情应该不会,只要夏林的水平不出差错。”王京云第一次主动给毕文谦倒了一杯水,“我是担心刘三剑独自接人待物,说不定会给人家留下片面的印象。她毕竟是军人家庭长大,大学读的也是军校。”
“不是还有夏林吗?”
“偶像歌手是偶像歌手,军代表是军代表。”王京云端着水杯,坐在沙发上想了一会儿,不再细说这一茬儿了,“你叫我留下来,是有新的事情,还是关于十八号的会议?”
毕文谦看着王京云的娃娃脸,似乎是在想想他去当什么副司长秘书会是什么模样。
“王京云,你觉得……在权力制衡和执行效率之间,如何平衡比较靠谱?”
这个问题对于王京云来说,画风转得太过突兀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
“其实,我有些觉得,所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与其说是行政管理的尴尬,不如说是底蕴太过单薄时的无奈。”毕文谦起了一个让王京云看不懂的话题,“干部是领头人,是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但如果一个行业绝大多数人对于整体的架构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认识,接近于无头苍蝇,因为缺乏自信而战战兢兢,那么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命令下来,多数人自然会死板地去执行,反正出了错也不用自己背锅,没有功劳至少有苦劳;而如果让大家都按自己朦胧的思路去摸索,那不乱反倒是怪事儿了。毕竟,这个时代,信息的集散和处理效率,还停留在比较低下的水平。”
王京云默默思考着毕文谦话,好一会儿才试探地问:“你和鹏哥还有黎副经理畅想过社会主义实现的几个标志……”
畅想?还真是个妙词儿,到底是谁这么形容的呢?黎华,还是万鹏?
毕文谦脸上浮现起微笑,却没有顺着王京云的话头走:“那是将来的事情了。可以十年无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任何时候,我们试图解决问题,都必须立足于现状。而现在,我们需要一个办法,一系列的办法,让绝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又不至于因为分歧太多而失却方向,甚至人心惶惶。”
“一系列的办法。”王京云抓着毕文谦话里的关键词。
“是啊!很多事情,基本的原则很简单,非常简单,但具体执行时,却很复杂。就像我们的法律,宪法只有一百三十八条,而具体到日常生产生活的法律呢?多到我记不清了。”毕文谦观察着王京云的表情,“而且,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原则也许可以有很长的适用期,但具体的规定却很可能因为科技水平或者说生产力的改变而不断修改适应,越是发展得快的时代,越是如此。这个道理,两千多年前韩非子就总结过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问题在于,作为研究规则的人,明白‘世异则事异’不难,难的是做到‘事异则备变”。”
王京云面露尴尬:“这个……毕文谦,我是对外贸专业的。你还是说白话吧?”
毕文谦大写了一个囧脸。
直到王京云忍不住咳嗽一声。
“……好吧。我是说,在这个时代,流行音乐司需要也应该应运而生,但不能指望这样一个机构能够事无巨细地良好指导全国的从业者,无论是谁进入那个位置。你不行,我不行,别人,也不行。而另一方面,我们更不能放任全国基层的从业者像布朗运动那样……”
“毕文谦……”王京云又咳嗽了,“布朗运动我知道,但我将要打交道的人不一定知道。”
连续两次被打断,毕文谦残念得以手抚额,中指在脑门上一下下拍着,无意识地吐槽。
“……80年代的基础教育就这么……”
王京云又忍不住提醒了:“我们将要面对的很多人,是在5、60年代接受教育的,甚至是建国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