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后续处理的办法(2/3)
行……”“本来没必要这么搞,但出了这事儿,我还是小心些为好。”毕文谦抬手摆摆,“您想想,小地方的路边饭馆出了枪击公安的事件,公安局连夜出动这么多人手,结果旁边一辆小轿车被保护起来不让人接近——在普通人眼里,怎么都会觉得诡异。您做不到迅速息事宁人,那就只能我想办法低调到极致了。”
岳奇峰张张嘴,只能一叹:“毕文谦,委屈你了!要是小张没动枪,我还可能想办法控制消息……”
毕文谦却摇头对他笑了笑:“不,在我决定让张姐姐去营救你的那一刻,我就没想过完全的息事宁人了。不过,转念想想,这也不全是坏事儿。”
这样的话锋引得岳奇峰思索起来:“你是指?”
“岳伯伯,见微知著。一个基层公安能一言不合,不,连一言不合都算不上,就把外地口音的人殴打上铐的地方,真的能良好地发展经济吗?虽然被划作了经济特区,滨城也是辽省治下啊!”
岳奇峰继续沉思着:“……我被调到这里来,就是负责抓这一块儿。联系最近东北发生的事情,组织上的考量,我也有一定的理解。本来,我是觉得初来乍到,遇到这样的事情,闹开了,对这儿的名声,对我今后展开工作,都不太好。所以我当时才没亮明身份。结果,你为了我,已经闹大了。之后,怎么进一步处理,你的想法是?”
“想法倒谈不上,您才是一线的干部。”毕文谦依旧摇头笑着,“我是觉得,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地区想要发展经济,在自己辛勤建设的基础上,有着开源节流的问题。开源,是吸引投资,节流,是压缩成本。而治安水平,就是社会成本的重要环节之一。一个治安不够好的地区,对于外界资本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其社会运行的成本也会加大。我们不必去奢谈路不拾遗的理想状态,至少,在体制内部,无论基层还是中高层,总不能再有这种跋扈的作风了吧?”
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岳奇峰沉声猜测道:“你是说……整风?”
“岳伯伯,在这个时代,理想状态下治理整个中国所需要的干部,和我们实际上拥有的合格的干部,在数量上有着极大的缺口。所以我说,您这样作风的干部,是非常珍贵的。这是我们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不可能解决的矛盾。在外部压力不明显不切身的时候整风,固然会有成果,但如果形成运动,也很可能形成扩大化——不,那几乎是一定的。所以,即使要整风,也应该限定在一个系统内部,整风的要求可以公开化,但整风的责任落实,却不能交给同为体制内的干部——我们已经知道有干部不够合格,需要整风,可我们焉知执行整风的干部本身是否合格呢?对于一个干部来说,晋升的最大威胁,往往就是同僚,越是眼界局限的干部,越会那么认为,踩着同僚的尸体上位,往往是不可说却一定会做的事情。所以,整风的落实,我们可以尝试交给群众。群众也许更不懂多少大道理,但对于发生在基层,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却是看得雪亮的。只要群众没有处分干部的权力,整风的烈度就是可以把控的。”
“话是这个道理,可这样一来……有可能演变成黑材料漫天飞吧?”岳奇峰觉得不妥,摇摇头,把手里冷敷着的小冰袋换了一面,“干部也是从群众来的,谁都有三亲六戚。越是基层的人员,越会和普通群众藕断丝连。”
毕文谦眨眨眼睛:“黑材料?没错,那的确可能成为黑材料。关键就在于,什么情况会成为黑材料。”
“怎么说?”
“辽省只是一个省的范围,一些在全国实施起来会过于复杂的办法,其实是可以尝试的。具体说,第一,可以让公安厅和纪委在每个县市选一个邮局搞轮值驻点,接受群众关于公安系统的意见信。信,可以是揭发信,也可以是表扬信,用双信封,外面的信封写明地址,里面的信封上写明是揭发信还是表扬信。信汇总之后,暂时不拆封,交由纪委保管。第二,公安厅每年根据全省去年的相关数据,拟定一个业务水平期望,或者说工作指标。以市为单位,每年结算工作是否达标。每年1月到2月,公安厅把群众的信初步拆封,同样以市为单位,揭发信和表扬信分开集中。达标的市,就把揭发信公开烧掉,拆表扬信,只要确认写信人和被表扬人没有五服之内的亲缘关系,就按照去年全市经济增长数额,以一定比例在3月均分给被群众表扬的人,,或者领导,这些人在将来的迁升机会中也应该在合格的基础上优先考虑;没达标的市,就把表扬信公开烧掉,拆揭发信,由纪委和公安厅一起调查处置,查实的事情,涉事的人绝不只是罚酒三杯。”毕文谦认真地看着岳奇峰,“岳伯伯,您既是负责公安这一块儿,又是上任的代,这样的框架,并不是不能做到。甚至可以说,这个框架其实是很粗糙的,只要真有心,个别人是可能钻空子的。但那并不重要,我们可以在执行中一步步见招拆招,夯实细节,而且,我更相信岳伯伯您能作为一个好的干部表率。只要给予群众一个监督的机会,只要让人们意识到做出成绩会有好处,做不好就可能被撸掉,并且相关的指标是公正公开的,让这形成社会共识,形成风气,从大局上,就会走向好的方向。”
“而这一切,完全可以用今天发生的事情,作为引子来展开——您是代,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