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郡县制(1/2)
“主公英明!臣等拜见君上!”
“主公英明!臣等拜见君上!”
随着司马宇的话音落地,厅内先是一阵沉默,接着纷纷纳头就拜,爆发出一阵山呼海啸般的行礼声。【】
现在这个世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世界,来自各个时代的英雄豪杰纷纷聚集在一起,上层秩序崩坏,群雄逐鹿。
司马宇也正是在这一片巨大的乱世中崛起,以其治下统领的数百万之众和永州一州之地,足以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了。
君上这个称呼,正是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对各诸侯国君主的称呼。
“诸卿请起!”
一番行礼后,司马宇目视下方,双手轻抬,示意众人起身。
“主公,现今诸县新定,我军已经全据永州,下辖11县之地,治下百姓已逾500万之众,原有的政体制度已经不合时宜,当尽快对现有的政体制度和行政区划进行改革,以促使治下各地尽快步入发展正轨!”
一众人脸泛红光,厅内刚刚安静下来,前列自五间县赶回的王猛突然出列道。
王猛投效司马宇之后,第一时间就得到了他的重用。在先后经过中坝县和五间县两地任职后,王猛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在战时临时出任五间县令的过程中,不仅在张启才调离后迅速稳定了整个五间县的局势,还快速整顿了县内吏治,为10万大军整打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王猛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司马宇以及其麾下众臣的广泛认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司马宇此番借称王立府之机将其调回是有重用,将一治国良才放在一县之地确实也是浪费。
“哦?景略的意思是?”
司马宇闻言眉头一挑,有些不解地望着王猛道。
这件事之前王猛并未曾向他提起过,来自现代的司马宇也并未意识到将一片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地域划为一县之地有何不妥。
“君上,整个永州拥有麒麟、聚美、陈食等10县之地,加上永州西南面的中坝县,整个南方王府治下已有11县之地,各县境内都拥有数千平方公里之地和数十万之众的百姓。而一座县府内,包括县令、县丞、县尉等在内得一众官员也不过二三十人,加上各镇镇守等官员在内也不足百人,这样一个行政机构却要管辖一县境内数十万百姓所有大小民生事宜,就算所有官员都是干才也绝非易事。再加上五间、来苏、红炉、双石等7县乃是刚定,先前各自统属于不同的势力,相互之间必有隔阂和疑虑。若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将影响各地的发展和地方的稳定,迟滞下去将严重拖延我军的发展”王猛拱手行礼缓缓道。
虽然数千平方公里的地域对古代而言并不算大,但因为随着各地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扩充,其发达的经济和稠密的人口却绝非一县之地能够达到的。
先后履任中坝县令和五间县令的王猛对于这一点有最深的感受,事事都需亲历亲为,且权力过于集中。
曾经仔细研究了司马宇崛起历程的王猛十分明白,其治下势力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在之前的统一系统中的充足物资支持,麾下的大多数百姓都沉浸在发展地方和不断取胜的对外战争中,再加上国渊等人的居中调节,这才造就了司马宇的今天。
可仅凭着外部资源的支持和个人强大能力的支撑,绝非是一个成熟稳定的政权所该有的表现,在他的内部应该拥有一种稳定、持续的秩序,不会因为少数人的缺失而丧失继续运转的能力。而这种秩序正式依靠一个政权的政体制度所建立起来的。
“景略所言有理,不知景略心中可有良策?”
司马宇闻言目光微不可查地扫向国渊、向朗二人,见他们都微微颔首后,才望向王猛郑重道。
作为一名君主,司马宇虽然对于王猛的能力一万个放心,但在这种事关国家大计的方针大政上,却也不会轻信一人,也需考虑国渊、向朗等老人的意见。
“回君上,当推行郡县制,将各地划分为州、郡、县sān_jí,不过眼下我军虽已拥有百姓五百万之中,但从地域上讲仍不过一州之地,目前仅需划分郡、县二级即可,郡户三万以上为上郡,郡户两万以上为中郡,郡户一万以上为下郡,郡下为县,县户五千以上为上县,县户三千以上为中县,县户两千以上则为下县,由王府统一筛选人才派往地方任职,依据各郡县的百姓户数的不同配备不同品级和数量的官员。如此一来,随着统辖区域的缩小,行政级别和区划也进一步明确,各郡县官员方可各司其职,尽展所能,快速稳定地方和发展经济”
王猛闻言躬身一礼,语气平和地缓缓朗声道。
郡县制,起于春秋时期,县制起源于楚国,郡制起源于秦国,秦国一统后,经过秦始皇的改革,郡县制正式成为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地方政治体制的起源,在称呼和区域划分上虽有所不同,但道理却是一样的。
而王猛口中所说的这一郡县划分制度与秦汉时期却又有所不同,正是他根据十六国时期的郡县制以及扬武军自身的特点演变而来的。
根据这一时代平均每户6人计算,一个上郡的总人口也不过在15万到20万之间,上县的人口在3万到5万之间,整个司马宇治下超过五百万人口总计可划分出30-40个郡和数百个县。
缩小后的行政区划必然有利于提高地方的办事效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