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5章 战和之争(1/2)
三剑客们选中的第一个“兵谏”对象,当然是杨虎城和他身边的西北军高官。
第一次“兵谏”的地点是,陕西绥靖公署所在的新城杨公馆。
这天下午,为了正式签署潼关协议作思想准备,杨虎城正在西安新城杨公馆内与十七路军的将领们分析形势,研商潼关协议后的对策。
突然,杨公馆客厅大门被推开,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何镜华、卢广绩等带头率几十名东北军营、团级军官蜂拥而来。
来的人自称是上诉团,他们挤进会客厅,向杨虎城请愿。
“杨主任,张副司令临走时,令我们东北军听你得指挥,现在张副司令被久扣不归,东北军的头头们又无动于衷,各谋私利,我们这些人都追随张副司令多年,现在大家签名表明心迹,请杨主任指挥我们,到潼关去拼个你死我活,让中央立刻放副司令回来!”
领头的孙铭九慷慨激昂,大声疾呼,并且一边说着话,一边把一张布满军官们签名的大纸放到杨虎城的办公桌上。
不请自来的东北军少壮派军官们纷纷表示:“必须救回少帅,绝不同意东北军几个军长私下和蒋介石达成的潼关协定,哪怕少帅回来以后,命令我们缴械也可以,现在绝对不能不顾少帅的安危和蒋介石达成协议。”
说着说着,孙铭九禁不住涕泪满腮,到后来竟然嚎淘大哭。
孙铭九身后的应德田、苗剑秋、卢广绩、黄冠南等几十个人,也不由得泪雨纷纷、悲情切切,杨公馆里到处哭声一片,场面悲壮无比。
在这样的气氛下,先是杨虎城的夫人谢葆贞忍不住赔着这些军官们哭了。
接着,在场的十七路军的将校们也忍不住热泪长流,整个陕西绥靖公署的里里外外,到处是嚎啕的哭声。
这哭声,让杨虎城心里左右为难。
杨虎城原本就在‘和’与‘战’之间游移不定,打,当下西北军的这副现状,没有那份本钱,自己不敢冒险,不打,西安事变弄到眼下这种局面,下场最惨的人,莫过于自己。
不能坐以待毙,这不是他杨虎城的性格。
看看哭成一团的孙铭九,杨虎城突然发觉,眼前这位原先反蒋、捉蒋的勇士孙铭九,也将与自己一样,会成为和平的最大受害者,一股同病相怜之感不由得涌上心头。
想到这里,杨虎城也激动起来,既然,东北军士气如此激昂,人人要打,那我杨某人何必发傻,为什么要出面抑制东北军的这股激情?
人家东北军要打,我杨虎城何不顺水推舟,放手让他们去与中央军一搏?
万一有人追问下来,那可是东北军自己积极请战,而不是别的什么人使坏,唆使东北军弟兄去流血牺牲。
于是,在悲壮气氛中,杨虎城当场拍板决定,采纳了东北军少壮派们的主张,先打一仗以后再和谈。
东北军少壮派们,艰难的一关,就这样闯了过来。
大哭之后的“三剑客”勇士们,迎来了初战告捷的喜悦。他们士气大振,欢欣鼓舞,决定一鼓作气,再下**这一关!
少壮派们知道,解决了**这一关,三位一体中自己方面就能掌握其二,这样一来就不难迫使顽固的东北军元老派屈服。
况且,王以哲的态度总是与**态度不差分厘,而何柱国又往往听王以哲的,为加大对王以哲、何柱国等人的压力,少壮派们当然要借重**的力量,如果届时元老派还继续顽固不化,那就怪不我们心狠手辣了。
果然,“三剑客”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及何镜华等人,从杨公馆请愿回来,便又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向**中央代表团的住所。
此时,**代表团的周副主席、博古、叶剑英、刘鼎等也正在开会,少壮派同样是连招呼也不打就闯了进来。
三剑客带头,在周副主席、叶剑英等人面前又是跪,又是哭闹。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红军一定要答应出兵帮助他们打仗,打败中央军,救张学良将军回来。
果然,三剑客们说话算数,今天真的来实践了昨天“向叶参谋长来个兵谏”的许诺!
孙铭九等人长跪啼哭一阵后,就转入正常对话。
首先开口的仍旧是孙铭九,别以为他是大老粗,他其实是很有头脑的,遇到杨虎城,他公开请战,他知道杨虎城心底赞成东北军与中央军一战。
孙铭九知道,如今的**中央代表团是主和的,是赞成签署潼关协议的,他心里很清楚,在**这里,不该谈向中央军开战的问题,而要改谈如何执行潼关协议问题。
于是,孙铭九开口问道:“我们坚持先让张将军回来,尔后从渭南撤兵,你们代表团是否同意?”
面对这种场面,**各领袖们个个神情严肃,不肯轻易表态。
见红军方面没有立即答复,少壮派方面,谈判专家应德田慷慨登场。
这位东北军总部政治处少将处长,显然更懂策略,他同样不直接谈打的问题,而谈张少帅与东北军的特殊感情。
“我们东北军不同于红军,它是以少帅个人为唯一中心的团体,有副司令在,这个团体就能够维持;副司令不回来,这个团体就失去了中心,可能很快会走向分歧、涣散、崩裂、瓦解。
在这危难关头,为东北军前途计,必须先把副司令营救回来,如果我们现在不坚持争取,不要求副司令回来就先撤兵,那就等于告诉南京,东北军和三位一体已经放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