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致命的陷阱(3/3)
/p>或许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会因为【识人心】的神通兴奋不已,不二历经几多世事,早就将此中得失看透。
举个例子,如果钟秀秀能读懂他心里面的想法,多半是要痛不欲生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利益,点点线线彼此交叉牵扯,难免出现矛盾纠葛。有的甚至心生怨愤,在心里暗自说一些发狠的话,但却未必真的会兑现。
这些心里话要是旁人说的也就罢了,倘若是与不二亲近的朋友心里所想,他听了岂不是自找罪受?
天道在他步入地桥境的时候,给了他这般有趣的神通,细细思量大有可探究之处。
他曾读过一个名叫王国维的上古修士所著《大道词话》,亦是一本专讲道心感悟的著作。里面提到修行路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说的便是大道无涯。初次步入大道的修士展望自家未来,便如爬上高楼,向远方瞭望,大道绵延远方,无穷无尽,茫茫无涯。对应的就是他刚刚打开气海穴,步入开门境界的时候,长生大道何其远,通灵,地桥,天人,悟道,一个个目标遥不可及,似乎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此时才要明心立志,虽望尽天涯路,仍要义无反顾地去追寻大道——这第一重境界,他已然做到了。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说的是修士为追求大道锲而不舍和坚毅执着态度。对应的便是不二在大道路上艰难行走的过程。既然下定决心追求大道,就要为此努力奋斗。所谓消瘦,所谓憔悴,却“终不悔”,就是遇到各种困难,遇到百千挫折,却咬着牙坚持奋斗,砥砺前行,滚石上山,排除万难,永不泄气往前走。
回想一路走来的历程,不二不也正是如此么?不管是入道无门、被木婉枫胁迫、被婉儿背叛,还是之后在傀蜮谷、寒冰界、大雾虫海、西南昆弥、甘陇西北,他何曾放弃追逐大道的梦想,何曾有过一丝懈怠?这第二重境界,他也做到了。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境界乃是王国维笔下追逐大道的至高境界。讲的是修士在历经千万,百转千回之后,愈发成熟,愈发睿智,愈发古拙,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从前无法理解的事物他会豁然领悟贯通。直到此时,身为修士,身为逆天而行者,身为大道探究者,他才会在大道上有创造性的突破、有可以流传千古的贡献和成就。那些修士界流传下来的经典功法,深刻感悟,大道至理,往往是这些人在这个境界的大道成果。不二经历几多,不乏坎坷,但论起这一境界,他刚刚摸到门槛。
在这三重境界的基础上,又有大道先贤提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才能找到灯火阑珊处的那人。
若是把闭关参研修行功法比作读万卷书,在修士界的波折闯荡就是行万里路。万卷书不二读过,万里路不二行过,阅人无数不二还差点火候。
在这一微妙时刻,天道赐给他“识人心”的神通,看起来是要给他机会,给他捷径,让他阅人无数,让他识破人心,看透事物背后的真相。仿佛是要助他明察秋毫,助他领悟贯通。
但在使过三次【识人心】之后,他很快就堪破了天道真正的用意——这是天道给他的极其危险的考验。
大道通途哪有捷径可走?
所有捷径到最后都被证明是歧途、是弯路。
识破人心、明察秋毫绝不应凭借什么老天赐予的神通,而是要靠在丰厚人生阅历、漫漫大道经历之后积淀形成的睿智。
倘若不二还没有足够的阅历,没有足够的积淀,就凭着天道赐予的捷径识破人心,那就是半途而废,就是舍本逐末,就是愚蠢至极,也必将前功尽弃,一无所获。他所追求的赤子大道也将毕生无望。
这绝对是致命的陷阱——【识人心】轻易用不得!
:。: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