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海上福地(2/2)
镇守府的将校官佐和这些将校官佐们的家属,至于孔有德从东江镇带来的辽东汉人难民,来到瀛洲澳上岸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登记姓名家人,然后直接被分配到了岛上各个小片的平原或者盆地屯垦定居。自从率军占领了瀛洲岛,在东江镇以外另开了一片天地之后,毛维张让孔有德先后三次去东江镇的老地盘上招募汉人难民,但是一年多来前前后后好几趟,也只是从东江镇和朝鲜海岸运送来了六万多汉人难民,其中青壮男子不过两万左右,更多的都是老弱妇孺。
一开始困守在东江镇辖内海岸和各个海岛之上的辽东难民,还愿意乘船蹈海来瀛洲岛屯垦安居,可是在东江镇取得了崇祯元年九月对阵建虏的大捷之后,近在咫尺的平安道和咸镜道土地一下子成为了东江镇的囊中之物,而且随后还得到了朝廷的追认与分封,投靠东江镇多年的辽东难民们,一下子有了更好的安置去处,所以孔有德后来再回东江镇招募汉民,就没那么多愿意到这么远的岛上来了。
而且东江镇分为五路之后,各路总兵也都很快意识到了土地人口的重要,不再将之前东江镇不得不接纳的汉人难民视为包袱或者累赘了,相反,为了壮大自己本路的实力,对于瀛洲镇守府在东江镇的人口招募,也都多了一份防备。
如果不是如今的登莱巡抚孙国祯大力支持移民瀛洲岛,招募了近万登莱地区的贫苦百姓前来,那么如今的瀛洲岛上恐怕也就只有最初募来的那几批汉人百姓了。
瀛洲岛相对于大明本土来说,毕竟还是过于遥远了。
不过,没有多少人主动移民前来,却并不意味着崇祯皇帝会对瀛洲岛的移民屯垦有所放松。
就在李信、黄龙等人在瀛洲澳靠岸的七天前,郑家和浙江的庞大水师船队,带着浙西之乱平定之后收降的最后一批乱民,抵达了西归浦港。
如今郑家和浙江的水师船队,早已卸下了一整船、一整船的男女老幼,带着瀛洲岛上去年以来大面积屯垦出产的土豆、番薯,以及折价冲抵的食盐和马匹返航了。
一路进到瀛洲城中,来到镇守府安排下榻的官署馆舍之中,李信从毛维张等人的口中得知瀛洲岛上不仅盛产海盐,而且还放牧有大量的马匹,当下真是又惊又喜。
这个瀛洲岛真是大明在海上的一块福地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