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吉林行省(1/2)
第181章:(吉林行省)
辽东,高句丽国都,宽城子
高句丽国王高见乃是前朝扶余国将领,政变上台建立高句丽,宽城子,即现在的长春市,为扶余国国都,但现在是高句丽国都。
宽城子城内,一座富丽堂皇的仿西汉时期的建筑内,一名中年男子正在聆听着一名下属的汇报,脸上从开始的兴奋到最后的愤怒,如果仔细看就知道,汇报人就是高句丽管言大臣金英,旁边站着的戎装将军即是朱振勋,而聆听汇报的中年男子就是高句丽国王高见。
“这帮中原人欺人太甚,看来寡人不能臣服于这些人了。”高见怒目看着远方,心里一阵不爽。
扶余国自建国初始便向中原朝廷称臣,这是不争的事实,西汉时期,居住在嫩江下游的索离国王子不甘受人排挤,率领着支持自己的臣属南迁至鹿江,并与当地的土著居民通婚,筑城立国,名扶余,成为扶余族,自此,扶余国从立国伊始便向当时属于西汉的玄菟郡上表,表示臣属关系,中原朝廷敕封扶余国为属国,归玄菟郡管辖。
至西汉末年,王莽乱政,扶余国归乐浪郡管辖,高见在此政变上台,建立高句丽,并向当时的公孙述上表称臣,高句丽也归辽东都护府管辖。
“大王,依末将来看此事还是小心为好。”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振勋朝着高见恭敬的说道:“末将在辽阳时听说了中原长沙王率兵七万在一夜之间将倭奴国的军队打败,并且生擒九菊龙川芳等领兵将领,倭奴武士大败而回,已经乘船回国,十万大军仅剩两三万,以此来看,中原军队并不是那么好惹的。”
高见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分量,他高句丽号称十万军大军,但仅仅有军四万,而且还不是满员,当年进攻三韩,还是靠着袁景初的援助才勉强攻下,虽然有着朱振勋十天攻下弁韩的辉煌战绩,但在中原来看,这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弁韩全国军力不过一万人,且土地贫瘠,全国百姓不过十万,养着这一万军队已经是很吃力,且在朱振勋进攻弁韩之前,弁韩已经和马韩对攻许久,三韩混战多时,弁韩本来国力就弱,为此还不得不向辽东都护府求援,也就是此刻,朱振勋率军进攻弁韩,十天才拿下弁韩国都,也就能看出高句丽士兵的作战能力其实很一般,与中原军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金英听完朱振勋的话,点点头:“朱将军说的有道理,还请大王三思而行,虽然风闻中原也在战乱之中,但这长沙王能在一天之内攻下有近十万倭奴士兵驻守的盖州,足以见这些军士的厉害。”
高见心中对于倭奴国还是很担心的,否则他也不会不遗余力的帮助陈诚守住辽阳,否则失陷了辽阳,倭奴人没有了后顾之忧,攻打高句丽简直就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而他高句丽本身的军士战斗力也算是一般,军队的器械大部分都是袁景初所援助,自身没有铸铁工艺,如果与中原朝廷开战,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大王,中原人有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这正是大王需要做的。”朱振勋接着说道,虽然这句话带有贬义词,但也是分场合和事情,在现在,完全就是劝阻高见的事情,相反还带有褒义。
“你们的意思是答应中原人的要求,放弃现在的领土,迁都三韩?”高见试探性的问着。
金英点点头,指了指高见身后的地图道:“大王,中原王爷说以鸭绿江为界,三韩之地尽归我们,看似我们吃了亏,但实际上三韩之地加在一起比现在的领土还要大,虽然现在吃了亏,但只要我们在三韩之地努力发展,休养生息,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率军返回故土,重振我高句丽的雄风。”
俗话说拍马屁要拍对,看人说事要对味,金英的这番话就说到高见的心里去了,这也是顺坡下驴,高见也是很爽快的答应了,看似不爽,实则与金英所说一斑,三韩之地领土宽广,比原来的扶余国领土要大的许多,休养生息,发展民生,日后再率军夺回故土也未尝不可。
“也对,反正现在中原朝廷正在混战,我们就避其锋芒,总会有机会出现的那一天,寡人也就听诸位之言,放弃现在的领土,迁都三韩。”高见说着便让金英下去准备迁都的事宜。
上官尹风收到高句丽迁都的消息已经是十天之后了,此次前来的依然是金英,他直接向上官尹风禀告了高见答应迁都的要求,并会在随后半个月内率领军民离开宽城子,前往三韩之地,而上官尹风也为高见定好了新的国都的位置--开城,也就是首尔,而高见进入开城之后,定开城为国都,名开京。
金英走后,上官尹风召集了陈诚等辽东将领,并且宣布除了设立辽东行省之外,将原扶余国改称吉林布政使司,治所为宽城子,紧接着派军修筑宽城子,正式改名宽城子为长春;原扶余国重镇鹿江城,改称吉林城,鹿江也是扶余国的发源地,其意义重大,上官尹风特地将吉林布政使司的名字冠在上面,也是为了安抚当地人。
由此,河北幽州自山海关后,便是辽东行省,辽东布政使司、辽东都指挥使司;吉林行省,吉林布政使司、吉林都指挥使司;高句丽依然归属于辽东布政管辖,其册封依然为中央直接册封;上官尹风也很想设立黑龙江布政使司,但奈何现在的黑龙江属于蛮夷,一点没有开化,且根本没有和中原相接处,所以也不属于成朝的领土,上官尹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