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 团聚(1/2)
柴氏带着两个儿子,和闵氏来京,顺带着闵氏的远房堂姐大闵氏。 柴家派了人护送,下人提前赶来给廖宅送了信,而廖安华哥俩请了假,去城外去接妻儿。 一大队人马到了,柴氏看着夫婿,忍住眼泪,两个儿子,老大已经六岁了,记得父亲,扑过去,小儿子不到三岁,有点害羞,柴氏给儿子说:“是父亲来接珲儿了,给父亲请安。” 廖庆珲走过去,还没行完礼,就被父亲抱起,柴氏揽着老大,夫妻对视而含笑。 那头,闵氏没孩子,新婚时间不长就分开,羞涩的看着夫婿,廖安志嘿嘿笑,问了几句,闵氏点头。 旁边跟着下了车的大闵氏看着路上的零散的行人,看着远处隐约的京城,深深呼口气,这就要开始新的生活了。 安顿下来,几天后就先去了谢府。 又是喜极而泣的场面,这次认亲都聚集在缘草堂,苏氏看那柴氏是标准的古代年轻主母模板,闵氏反而拘谨很多。 柴氏和廖安华站一起,两人是男的光华,女的娴静,看的出她精心打扮了,闵氏就相对普通点,但也是楚楚动人。 太夫人搂着两个曾外孙,流泪不止,这次是提前说了,侯夫人准备了酒席,整个加起来,十几桌,侯府人员大大小小,除了二老爷都参加了。 男女分开而坐,太夫人挨着两个曾外孙,一直招呼着,侯夫人苏氏和二姑太太,还有柴氏闵氏陪着太夫人一桌,其他各房分开,孩子小的跟着母亲,大的就去了男那边。 亲人相逢的喜庆,热热闹闹,谢二姑太太带着儿孙告辞时,太夫人仍旧是眼泪不断。 谢二姑太太也给太夫人说了,会带着媳妇孙子拜访各路姻亲,可能近期内不回娘家了,太夫人拉着曾外孙边擦泪边点头。 中间,二姑太太也给苏氏说了,女先生闵氏一起来了,明天就让她过来,苏氏感谢。 给女先生已经收拾了院落出来,因为就教小娘子,课堂也就设置在内宅。 第二天是闵氏带着个随身嬷嬷来了谢府,苏氏感觉她那种气质和王傅氏接近,心里就很喜欢,闵氏给苏氏请了安,介绍了自己,是江南闵氏的远房旁支,苏氏交谈了几句,交代她先休息一个月,和八娘子雪莲熟悉下,然后再开始上课,闵氏福身谢过。 苏氏就让秋枝带着去安排,过后听秋枝说,闵氏的行礼最多的就是几大箱子书籍,让苏氏敬重。 三老爷见二姐全家来京定居,心情格外好,兄弟姐妹再不亲近,也是同父母血缘,他自然愿意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也好互相照应。而三老爷认为他是男子,照顾姐妹那是应该的,这么多年,也就是二姐远离京城,这以后算是团聚了。 面对老爷的亲人情怀,苏氏忍住没提你还有个妹子哪,不过三姑奶奶也没来信,但白姑太太在京时曾经间接透露说白老四已经去了岭南,他嫡女嫁给了吴家,算是和孟薛氏的女儿吴孟氏是堂妯娌。 苏氏过后问过三老爷,他说知道,白老四走之前见过他,他托白老四给三姑太太捎了些物件,回来没给太太说,觉得不是啥要紧事。 这回柴氏带来了好些礼物,柴家也是家大业大的家族,白姑太太回去后,给女儿收拾了一堆给京里姻亲的礼物,苏氏这个贴着娘家的姑太太,就挑了些,回娘家给大嫂,特别是一些高档补品,一些江南面料,都拿了些给侄媳们分分。 去了苏府,说老夫人在会客厅见江南来的老爷哪,苏氏一笑,肯定是族弟苏自林来苏府请安。就去了客厅。 陶氏见小姑子又拿礼物回门,责怪她,可看着小姑子给她的礼物,满脸笑容。 苏自林也是回来给堂嫂请安,苏氏就把给他父子准备的也给了他,来前就是带来让大嫂给捎给去的。 苏氏关心的问问致远,苏自林起身谢了族姐给致远的定亲礼,阿满坐在陶氏跟前,拿着个水果在吃着。 虽遗憾没见到致远,苏氏说起二姑姐谢二姑太太家人来京,她以为苏自林和二姑姐家人都熟悉,就说起来,苏自林还是那笑模样,没发言。 陶氏是好奇的问了很多,苏氏就把知道的说了,说两个外甥媳妇都娶的好,看着就是那知书达理的,说廖姐夫文质彬彬,说二姑太太以后就享儿孙福吧。 苏氏学太夫人的欢喜和激动,陶氏感触,说道:“这个我理解,丁氏带走了四个孙子孙女,我这心就一直放不下,到地方来了信,说一切都好,哪里再好,也比不上在父母跟前,我就想难道等我再见孙子时,也跟廖家外甥似得,带着媳妇曾孙来见一面?想想就要哭会,你大哥说我是妇人之仁,既然同意他们去了,就别东想西想,可是,男子如何能体会当母亲当祖母的挂念?” “是呀,这就跟摘了心似得,时刻揪着,是恨不得不要什么前程,只要守在身边,平安就好,可是冷静时,又觉得哪能光顾着自己的想念就耽误了儿子?就这么反复的琢磨着,到头来,头发白了,还是揪着心,是不是大嫂?” “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么的,可我给谁念叨?无非给你大哥念叨几句,可你大哥还不爱听,这男人光顾做事,哪像妇人呆在内宅,不想儿孙那琢磨啥?” 两人就这么的和平时一样的絮叨些事,谁都没注意,也忘了还有个族弟在哪,苏自林也不插言,端着茶杯,也不知有茶没茶,时不时送到嘴边,又放下。 而说到这,陶氏才想起苏自林,转头说道:“自林就不同,我看他对致远,是身兼父母职责,将来肯定是舍不得致远去远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