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此乃天意(1/2)
赵迁率领大军,一路奔波,从山阳出河内,进并州,由上党郡壶关口,终于回到了晋阳城中。
首先,就是对于众多百姓的安顿。
这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相对于后世,人口密集,这个年代的并州晋阳城附近,还可以算是地广人稀。
不过,地大部分还是荒地而已,所以,赵迁在晋阳城周边,建立卫城,安顿百姓。
所幸,之前从于扶罗那里敲诈了不少的牛羊,赵迁将其分发给新至百姓,立下字据,只要以后偿还一定的粮食,这牛羊便是他们的私产。
一开始,那些百姓还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不过时间久了,便接受了这个事实,不禁积极性大为提高,悉心照料着自己的财产。
至于百官,赵迁还算是不错,基本上都给他们建造了单门独户,整个晋阳城,一下子人就多了起来。
而且,赵迁还派人将远在易县的荀彧接了过来,只留邹靖一人驻守河间。
转眼间便到了深秋季节,几个月来,并无战事,晋阳上下忙于收获,一车车粮草存入府库,赵迁很是高兴。
晋阳城,刺史府旁边,在不久前建起了一处宅院,里面住着的,正是弘农王刘辩。
现在刘辩已经完全康复,经过了百毒丹的治疗,不仅解去了身上之毒,恐怕以后一般的毒药都对刘辩构不成威胁了。
此时的王府之中,赵迁与刘辩相对,跪坐在席上,饮酒畅谈。
刘辩虽是帝王之后,但是从小寄居在道士人家,回宫之后,又遭董卓之祸,所以性格有些暗弱。
“不知大王是否适应着晋阳城的生活呢?”赵迁问道。
刘辩赶紧说道:“此地物阜民丰,民风爽朗,又有刺史大人安排的仆役婢女,本王甚是清闲。”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大王对于董卓,有何看法?”
听闻此语,刘辩立即脸色红胀,显然气由心生,憋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董卓老贼,欺天子、篡君威,更…更是欺侮母后,本王恨不得生啖其肉!”
赵迁看着刘辩愤怒的样子,只是微微一笑,又问道:“那大王又是如何看到少帝的呢?那帝位本来应该是你的啊。”
“啊?”刘辩吃了一惊,“不不不,刺史大人此言差矣,吾皇弟聪明好学,该当大位,只可惜落入董贼手中,往大人救出吾皇弟啊!”
弘农王顺势一拜,在起身的时候,眼中甚至含有一丝泪花。
赵迁长叹一声,道:“董卓退入长安,有崤函之险,恐一时难以攻破。”
“那可如何是好,吾皇弟危矣。”弘农王泣道,以袖拭泪。
赵迁将手中酒樽放在案上,脸色严肃的说道:“如今天下方乱,天子西陷,诸侯无首,大王为先帝嫡子,当挺身而出,重兴汉室!”
刘辩一愣,难为情的说道:“本王才智有限,武艺不足,恐难当此任啊!”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只要大王振臂一呼,定有贤臣良将前来辅佐,到时候,诛灭董贼,抚平天下,皆大王之功!”
刘辩被赵迁说的,有些神思向往,喃喃道:“刺史大人请教吾,吾该如何做。”
“为今之计,大王必先登大典,正其位,号令天下诸侯,以为王师,征讨不臣,以安天下。”赵迁正色道。
哐当!
刘辩听后,吓得直接将手里的酒樽掉在地上,里面的酒水洒出,湿了衣襟,不过他却仿佛未察觉一般。
“这非叛逆?”刘辩有些语无伦次。
赵迁冷哼一声,道:“何为叛逆?董贼者,是为叛逆!西掠天子,国无君主,诸侯失统,大王正位登基,正为翦灭这些乱臣贼子!”
刘辩嘴唇有些发颤,道:“然吾登位,名不正、言不顺,恐天下不服。”
赵迁哈哈一笑,道:“大王放心,只要大王同意践祚,必定名正言顺!”
“果真?”刘辩还是有些不相信。
赵迁点点头,说道:“大王本就是先帝嫡子,自古立长不立幼,此先贤之道。况且,大王还有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刘辩一愣,摇头道,“那宝物在董卓杀宦官之时,便已丢失,本王无有啊。”
赵迁又是哈哈一笑,说道:“此所以天认大王为正统也,在洛阳之时,救得大王之后,此玉玺便已重现,此天命归君。”
刘辩眼睛一亮,想了半天,说道:“若果真如此,本王愿当此大任,杀灭董贼,为吾先帝、母后报仇!”
赵迁点点头,道:“望大王不忘初心,则天下诸侯必将影从,到时候,董卓可一举而灭!”
刘辩大喜,忙说道:“若果如此,刺史大人当为功勋。”
“本刺史谋计天下万民,何虑自身荣辱。”赵迁大气凛然的说道。
随后,两人继续推杯换盏,刘辩显然心情好了许多,连喝几樽,醉倒在案。
赵迁出了王府,回到刺史府,召集自己的文臣、武将,打算共同商议此事。
议事堂中,赵迁居中而坐,文臣当中,田丰资格最老,坐在上席,其余荀彧、荀攸、杨俊等依次坐定。
武将之中,以张飞、赵云为首,荆飞、太史慈、赵风、苏桓,并徐荣等降将。
“列位先生、各位将军,吾欲立先帝嫡子、弘农王为帝,继承大统,引领天下,诛灭不臣,诸位以为如何?”赵迁开门见山直接说道。
一时间,议事堂中安静如夜,张飞看了看众人,有些不自在,大嗓门说道:“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