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完美计划(1/2)
南江省省城洪城,在南江宾馆的那个商务套间里,老陆点燃一支香烟,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李华勇在这个时候没有去打扰他的,前面两人一个多小时的商谈,李华勇已经把自己的全盘计划和盘托出,他认为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清楚了,现在就到了老陆做决定的时候。
应该说李华勇的整体思路并不复杂,出发点就是从陶瓷厂的选址问题开始。客观的说,如果只单纯考虑陶瓷厂选址问题的话,那么相比于洪城或者景德镇,在石门县建这个厂的确不是个好的选择,甚至是最差选择,毕竟相比于其他两个地方,石门县的交通最为闭塞,基础设施状况也最差,这对于一家新建的工厂来说,这些都是非常要命的制约因素。
然而把陶瓷厂选址问题和那个大理石矿联系起来,尤其是那个大理石矿还可能存在“所有制”问题,这在李华勇看来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也就是因为考虑到这点,这才让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呼之欲出:
石门县最不好的地方,就在于那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太差,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的话,其实在那个地方建个陶瓷厂还是可以的,毕竟那个地方有原材料,有制陶传统,另外还有煤......应该说假如能把基础设施这个最短板补齐,李华勇认为在石门县投资办厂并不比其他两个地方更差。
那么如何补上这个短板呢?请老陆来帮忙建,请他以“陆记营造”的名义用bt模式来做这个项目。
在李华勇的设想中,他是准备把这个项目作为送给当地政府的一份大礼,期待用这样一种变通的“花钱买不管”方式,换来那个大理石矿的所有制问题得到解决。
重新回顾整个计划之后,李华勇禁不住心里有些得意,他认为自己没准还真是个商业天才,只是上辈子被埋没了而已,要不然怎么能想出一个如此环环相套丝丝入扣的完美计划。
李华勇是真的认为自己这个计划非常不错,堪称完美。这个计划的最大好处在于:基本能满足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最大程度照顾到最多数人的利益。
大家都说“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而李华勇从来都认为,其实商业何尝不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啊。一个商业计划的好坏,在大多数时候真的是不能只用利润高低来衡量。
你盘算自己好处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别人的利益,你自己吃肉的时候,一定要想到留一口汤。那种恨不得把骨头渣子都自己吞下的想法或者做法----李华勇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这种做法不仅不可取,甚至还有很大危险性。因为这样做容易得罪人,容易没朋友,而这些都是在商场厮混的大忌啊。
“小李,我现在问你几个问题。”
就在李华勇在为自己的“完美计划”洋洋得意的时候,老陆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停下脚步,他直钉钉盯着李华勇。
李华勇抬头,微笑:“泉叔您说。”
“这第一个问题,你既然觉得这种模式这么好,那你干嘛非要拉上我,为什么自己不做呢?”
李华勇还以为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他微笑答道:“泉叔你以为我不想呀,这不我连自己的公司都还没有吗,这才没有办法,只好把这件事交给泉叔你来做,现在就看您愿不愿意揽下这个项目了?”
李华勇嘴里虽然是这样说,不过他内心还是有相当把握认为:老陆应该会愿意接下这个工程的。
记得还在当初香江新“陆记营造”刚成立的时候,老陆雄心勃勃说要“开拓大陆市场”。然而时至今日,大陆的建筑市场被他“开拓”出来了没有呢?
答案显而易见,显然是没有的。
究其原因,那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这家公司的性质造成,别看“陆记营造”是港资,但是他这个“港资”又和其他的“港资”有所不同,比如林蔚家的“林氏集团”。在如今这个年代,像“林氏集团”这样的,基本就算是可以在国内任何地方横着走了,到哪里投资都会受到欢迎,并且还能享受到非常多的优惠政策。
然而老陆家的“陆记营造”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是做建筑的,又不是搞投资,完全可以想象啊,没有真金白银搬到大陆来的话,那他们这样的“港资”,也就和国内的民营企业差不多一个待遇,甚至从某种角度说,可能比国内的民营企业还不如,毕竟作为一家香江企业来说,在内地还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
和老陆交往这么长时间,李华勇认为自己算是比较了解这个人的,他知道老陆也有雄心,他绝不甘心现在只能和自己这样一个私人包工头一样,只能跟在华建九局屁股后面厮混。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那么眼下这个项目就是个好机会啊。前面将近一个小时时间,李华勇倒有大半是和老陆探讨这个问题,分析bt模式的利弊。因此李华勇相信,这个时候的老陆不可能不动心。
“我第二个问题,你说做这个项目需要垫资是吧?那么你用什么来保证我的受益呢?”
李华勇嘴一努:“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不是商量过吗?虽然设计图纸还没出来,工程造价暂时还无法确定,但是我们可以暂时先按南江省本地定额一级取费来做预算,,这个取费不上调也不下浮。至于泉叔你说的受益问题,我觉得你这还用担心吗?那不是还有那么大一个大理石矿摆在那里吗?”
“你是说,用那个大理石矿来担保?”
所谓“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