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节喀纳斯湖(8)(3/3)
现,我们不难看出海底沉积层的可疑痕迹更加有力证实了蛇颈龙有海底觅食习性,这应当是它在海底寻找软体生物时留下的痕迹。在白垩纪末期,蛇颈龙渐渐退出海洋霸主的位置,与恐龙走向灭绝之路,而体积庞大、更为凶猛的沧龙成为了海洋中强大的掠食者。蛇颈龙之所以适应海底觅食习性,是由于海洋世界中蛇颈龙不再是唯一的霸主,沧龙有着强有力的牙齿,能够大肆撕咬其他游水鱼类,在与沧龙的猎食竞赛中,蛇颈龙仍保留着猎食游水鱼类的习性,但在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法则下,迫使蛇颈龙渐渐改变了猎食策略,适应了如何利用灵活修长的脖颈在海底寻找软体、贝壳类食物。几乎所有的蛇颈龙在水中的推力都是由前肢体像企鹅一样拍打水面所形成。在模拟中,这种爬行动物的后肢被固定不动,却仍然游得相当好,但是如果没有前肢,则它们非常难产生有效的动作。正因为这种区别,蛇颈龙的前肢和后肢是否同步移动变得并不重要:它们的后肢有可能是用来调整方向和稳定身体,而不是产生推力,为了更好的在深水里灵活自如的游泳。“我突然想起以前在书上看到的消息,疑惑不解的说:“对了,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经科学家研究,在对于蛇颈龙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曾发现蛇颈龙的胃中有数量不等的磨光鹅卵石,这种磨光鹅卵石被称为胃石,多年以来,蛇颈龙的胃石在科学界一直是富有争议的话题,这究竟是为什么呀?”
小飞洋洋洒洒的说:“这个目前也还没有定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呀,有的科学家认为它们可能为了使自己在水中游动而吞下石头来增加体重。据科学家估计一只成年蛇颈龙的总重量为1000公斤,是一个成年人体重的14倍。蛇颈龙在逃脱追杀的时候必须借助那长长的脖子来调整方向,它那脖子又长又灵活,能帮助它扭转身体使它能够自由地四处游逸。如果它的脖子出了问题,将会对它的游泳逃避危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蛇颈龙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当时的海洋和淡水河湖中均有它们的种类生活着,是名副其实的水中一霸。薄鳍蛇颈龙颈椎多达71节。因为蛇颈龙体型庞大,它的脖颈与体躯不成正比,就像一条大蛇穿在乌龟壳中,由于它特殊的身体构造,使得它不能将四肢抬起超过臀部将身体完全潜入水中。因此,主导理论认为,蛇颈龙在猎食中不能很灵活地潜入水中捕捉猎物,于是吞下许多鹅卵石帮助减少浮力不再漂在水面上。据悉,研究人员在对澳大利亚出土的这两具蛇颈龙化石分析过程中,发现其中一具蛇颈龙胃部竟包含着135块胃石。
而有的科学家认为蛇颈龙体内胃石的主要作用可能是帮助消化,蛇颈龙在茫茫无际的海底觅食会吞下许多蛤蜊、螃蟹等带有甲壳的动物,胃中难免会留下难以消化的贝壳残物。正是这种鹅卵石在胃中将难以消化的贝壳磨碎促进蛇颈龙的食物消化,长时间之后鹅卵石也被磨得十分光滑。还有的科学家认为胃石有助于消化与早先科学家所提出胃石控制浮力的理论并不产生冲突,有可能这些胃石至少具有这两种功能,答案究竟如何,只有问眼前这只蛇颈龙了。“
我们虽然被团团围住,手脚也不能动弹,但好歹还能津津有味的说着话,不过那些围着我们的人显然人在曹营心在汉,他们哆哆嗦嗦的看着愈来愈近的喀纳斯湖怪,目光变得游离不定起来,我们也是惊慌失措的看着愈来愈巨大的黑影,无心再说说笑笑了。1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