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你是K(1/2)
本章副标题:这下从犯罪片变成间谍片了!
……………………………………………
其实按照原本的计划,老肯尼迪应该还能风光一把。在记者们和爱尔兰人的强势围观之下,把两位皇太子殿下交到英国人的手上。
不过袁燕倏发现自己的剧本写得实在太棒了,一下子就挑起的现场爱尔兰人的情绪。
爱尔兰人情绪挑了起来之后会咋样呢?
球场里面有一个“黄世仁”,球场外面还有一帮“黄世仁”。
这要是本来就很冲动的爱尔兰人一冲动,再闹出一个“血色星期六”,那就实在太糟了。
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小布尔乔亚,对于这样的大规模流血事件能远观而不能直视焉。
真是的,这么棒哒哒的剧本,“后世那些人”居然还觉得不够因吹斯听……也对哦,如果他们不是这么挑剔的话,也不会书荒啊。
所以我们的袁大师临时改变了计划,乘着全场包括身边那几位i成员深情高唱《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的时候,偷偷地把两位殿下带出了包厢。
他们本来就坐在后面的包厢里,所以谁都没有发现。
也不知道幸运还是不幸运,他们这一路上也是真的没有遇到人,十分顺利地来到了英军看守的那座大门。
而此时,英军上下正在翘首期盼着两位皇太子殿下的归来……如果等不到的话,有可能就要强攻了。
“丘吉尔阁下,想不到你也在这里。”
他又见到了他的“老朋友”,打了一个招呼之后便道:“先生们,两位殿下就在这里了。不用谢,我先走了……”
只听丘吉尔开口道:“袁博士,等一下。”
他一指身边一位便装中年人道:“我荣幸地为你介绍,这位是凯尔爵士。”
“凯尔爵士?”我们的袁大师一边念了一下这个名字,一边戳了一下大师球找到了对方的资料,“……”
“维侬-乔治-韦德格拉夫-凯尔爵士……”
戳完之后,他不由得大惊失色,脱口就道:“你是……”
“k?!”
这位貌不惊人的“k”听到了这个称呼也是大大地吃了一惊。
他皱着眉头打量了一下袁燕倏,用典型西方人那种音调古怪的中文说道:“真没想到袁博士居然认识我,那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撩’一‘撩’了。”
因为007系列的关系,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的名字谁都知道,但是军情五处的第一任长官是一个“中国通”那就不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了。
有一件事情真的非常因吹斯听,英美这对表兄弟自己本身就是间谍大国,但是却都患有外国间谍恐惧症。
美利坚总是觉得俄国特工能操纵自己的大选,中国特工能窃取自己的绝密科技资料。
直到2018年,不列颠还在控诉俄国特工在自己国土上毒杀了俄国变节者。
而这样的恐惧症一百年前就有了。
1909年,英德之间已经是战云密布了,大英帝国从上到下都非常担心德国间谍的破坏活动。其实这倒不是杞人忧天,德国人确实非常擅长这种事情。
于是当时的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来调查和解决德国间谍问题。工作小组随后提出了创建一个保密局的建议。
而在此之前的1905年,英国军队实行了一次现代化改革,这次改革促使情报部门的建立。但是英国总参谋部对于这个部门归属于何处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到最后只好先成立了一个直接向陆军大臣报告,却不列在军队和政府编制里面的军情五处(ell5)。
在这两件事情的推动之下,英国同时建立了一个负责国内安全的军情五处和一个专门搜集外国情报的军情六处。
后来前者成了英国安全局,也就是英国版的fbi。后者成了秘密情报局,也就是英国版的。而这两个名字保留了下来。
1909年,英国调了两位职业情报官分任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的负责人。
军情六处的头头是曼斯菲尔德-乔治-史密斯-卡明思海军上校(eh)。所以日后军情六处头头的代号不是007电影里面的“q”,而是“c”。
而“k”就是军情五处头头的代号。
此君生于1873年,现年四十八岁。
他毕业于著名的桑彻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之后加入了南斯塔福德郡兵团服役。而这个兵团庚子年间来到了中国。
没错,这位凯尔爵士当时是中尉,也参加过1900年的八国联军。
他本来就很有语言天分,能熟练地使用德语、俄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波兰语。
凯尔中尉跑到了中国参战之后,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对西方人来说十分困难的中文。
因此撤军之后,他就被上级指派在天津当了军方间谍,掩护的身份是《每日电讯报》的记者,直到1902年才被召回英国。
所以这位军情五处的头头是当时十分难得的“中国通”……好吧,人家至少在赛里斯呆过还会说中文,在这个年头绝对算是中国通了。
那么“723大事件”既是国内安全事件,又和中国人有关,他不负责此案的话难道要“无能”的霍尔伍德爵士来负责吗?
袁燕倏到底是城府不够深啊,“k”这个代号连英国人都很少人知道,就别说他这种之前根本没有来过英国的中国人了。
他心想,你又不是什么古萌萌这样的萌妹纸而是一点都不可爱的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