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五章:三箭定天山不是吹的(1/2)
雨天行军,雨天在这种环境下行军,是最最痛苦的事情,特别是要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
尽管身上有雨衣,但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雨衣只是用来遮风挡雨的,但是同样的,雨衣也会影响到作战。
而最特殊的就是,一但遇到情况,弹仓内只有五颗子弹可以用,而其他的子弹,则全部在雨衣下面。
这并不是特意为作战而研发的雨衣,所以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之前已经考虑到了他的多用性。
“什么都没有,地上根本看不出什么痕迹。”
“那边也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敌人会不会就不在这里?”
薛仁贵皱了皱眉,紧接着摇了摇头,坚定道:“有这种可能,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如果我是敌人的话,一定会在这里安排兵力隐藏,借助这样的天气,白天躲起来,等到夜里的时候在悄悄摸进去跟我们发生夜战,这是他们唯一的办法,除此之外,其他的战斗方式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帮助。”
敌人精明不精明,薛仁贵并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在战场上,只要自己能够想到的,就一定要假设敌人也可以想到。
永远不要觉得一件事情在战场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会发生。
既然你都可以想的到,难道敌人就想不到吗?
唐军的弱点在哪里?夜战,雨天的夜战。
众所周知,下雨的夜晚是没有月光的,天色漆黑,外面的火把也很难点燃,黑乎乎的一片,雨声又会遮挡他们偷袭的脚步声,这就更加提供了近战的便利。
虽然步枪上都安装了刺刀,但那仅仅只是以备不时之需的,那只是不得已之下才会选择的,而不是要让他们拿着刺刀去跟敌人作战的。
自己都知道发挥长处避免短处,敌人为何又会想不到?
“那里!”王玄策看了看远方,大约一两里左右的距离,那里的一座山头。
整片区域,唯独那里地势最高,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一览周围数十里的情况,大军调动什么的看的一清二楚。
就按照以前的作战思路来看,找一个制高点,找个眼神好的家伙站在上面,能够在数十里外发现对方的大军,就算是骑兵,这个距离上也足够本方做好迎敌的准备了。
至于历史战例的那些偷袭战什么的,更多的还是主力一方被缠住了,然后才被其他地方偷袭的。
而这个时候不代表没有发现,而是发现了也无能为力,只能这样。
对方阵中,不可能没人知道这个道理。
而身处于弱势的一方,如果连对方的大军到了哪里都不知道,这仗还怎么打?拿什么去打?用头撞吗?
就算敌人没有在那里部署,对于侦察兵来说,制高点也是必须要抢占的。
因为一个制高点,可以让他们省去很多的功夫,并且可以更快的得知对方大军的情况。
离开了大部队,薛仁贵就是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他的命令是无可置疑的。
紧接着,一个排,五个班,五十六个人,按照战斗队形散开,用最快的速度朝着制高点奔去。
其实整个唐军的阵型几乎都是一样的,战斗队形,也就是三角战术。
只不过受制于装备限制,加上对面的装备情况,所以这个队形并没有按照正统的要求去站。
如果是正规的三角战术,一个班的控制范围,大约在三十至四十米之间,即三个点相距三十至四十米,一个排控制的范围在二百米至二百五十米之间。
在这样一个区域内,敌军是很难存活下来的,同样的,即便是遇到机枪扫射,或者炮弹的攻击,也不会说一炮下去一个班,一个排就没了。
而密集战术的话,就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况。
而现在的三角战术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最大化的缩小了弓箭对于士兵的伤害,除非敌军各个都是神射手,可以确保一箭射死一个。
如果还是按照之前的老套路,用密集战术去杀伤敌军的话,那就只能呵呵了。
按照那样的战术,想要瞬间将一个排干掉,至少需要一千支以上的弓箭才可以。
但是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散在四处的阵型,又有多少弓箭去杀伤他们?一个班倒下了,往往还没等你扑上去,后面的一个班就顶上来了。
什么火力问题,阵型之间的缩小,将三十至四十米缩小为二十至二十五米,就是为了确保火力的输出。
而且按照现在的站位,虽然看似是散的,但是各个角度都可以直接射击,而且一个班打出去的子弹,还是一排。
虽然不像机枪那样密密麻麻的,但是现在的步枪,可以迅速的上弹,一颗子弹接着一颗子弹的射出去,再加上手雷的掩护,如果遇到人海战术,还可以几个班合在一起共同抵御,几十条枪配上手榴弹,杀伤力还是很恐怖的。
一个排五个班,薛仁贵采取的是二三战术,即前面两个班,后面三个班,他位于正中央坐镇指挥。
“准备战斗!”当靠近制高点的时候,薛仁贵终于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制高点,的确被对方利用了起来。
但是对方的军纪似乎有些问题,如果是自己手下这样做,薛仁贵觉得自己会毫不犹豫的送给他一颗子弹。
发出命令的同时,薛仁贵一把扯下了自己身上的雨衣,其他一半的战士也在同一时间扯下了雨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