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副刊就绪】(1/2)
天津,四合院。
沈从文昨晚写稿到半夜,迷迷糊糊间,隐约听到有人在院子里喊:“子沅兄,从文兄,出门上班啰!”
“来了,来了!”沈从文翻身爬起,慌慌忙忙地来到院中洗漱。
李寿民也不着急,耐心在旁等待,抬头欣赏树枝间跳跃鸣叫的鸟儿。
又过了好几分钟,朱湘才打着哈欠现身,睡眼迷蒙地说:“才几点钟啊,你们起得也太早了。”
李寿民笑道:“这边离报馆有点远,早些起床才不会迟到。”
沈从文是随周赫煊来天津的,跟朱湘合租在李寿民对院。大家都是单身汉,昨天还相邀出去喝酒,一顿饭下来便成为好朋友。
李寿民豪爽沉稳,朱湘愤青随性,沈从文谦虚温和,三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平时聊天,都是李寿民和朱湘高谈阔论,沈从文坐在旁边偶尔补上一句,然后引起哈哈大笑。
来到胡同口,沈从文主动跑去买早餐,顺便把朱湘那份也带上。
“谢了!”朱湘不知道啥叫客气,接过来就吃,根本不提钱的事。在他看来,朋友之间不必计较那么许多,改天换他请客就是。
众人乘电车来到东城,然后又步行前往租界,走了半个小时才抵达报馆。
《大众》做为《大公报》副刊,办公地点紧挨着。由周赫煊任主编兼小说版责编,李寿民担任戏曲版、生活版编辑,沈从文担任杂文版、妇女版编辑,朱湘担任诗歌版、评论版编辑,另外还有何云峰负责校对工作。
大家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各自审阅编辑稿件,他们的性格也导致工作方式的不同。
李寿民喜欢靠在椅子上看稿,读到精彩处不由拍大腿赞叹,遇到不合格的稿件直接扔到一边。
沈从文却正襟危坐,一边审稿一边做标记。只要不是烂到极点的稿子,他都会反复耐心修改,所以他的编稿速度最慢。
“写的都是什么啊?狗屁不通!”朱湘把稿子随手乱扔,一脸不屑。他的阅稿速度倒是快,可惜快到中午了,稿件数量都还不够。
朱湘乃“清华四子”之一,才华横溢,极其自负,所以对文章尤为挑剔。挑到最后他干脆自己动笔写,轻轻松松一挥而就,终于把稿件数给补齐。
下午的时候,他们的稿件全部送到总编室,由周赫煊整体把关,不合要求的打回去重来。
就在周赫煊审稿之时,孟小冬突然敲门而入。
“小冬,你怎么来了?”周赫煊惊讶道。
“我经常在天津、北平来回跑啊,”孟小冬笑着拿出一张稿纸,“上次你不是说,让我有空也写点戏评,拿到《大众》副刊投稿吗?我试着写了一篇,就是不知道能否合格,周大哥你帮我看一下。”
周赫煊接过来看了看标题,名字叫《谭派老生之我见》,内容是孟小冬最近半年来的学艺心得。谈不上什么文笔,言辞简单直接,不过字迹娟秀,孟小冬那钢笔字可比周赫煊漂亮得多。
“写得很好,可以发表。”周赫煊肯定道。
“真的?”孟小冬大喜,眼睛笑成两湾月牙。她一直觉得写文章是很高雅的事,只有读书人写的东西才能印成铅字。
周赫煊鼓励说:“以后继续努力,你不仅是京剧名角,还能成为戏曲理论大师。”
孟小冬羞涩道:“周大哥你说笑了,我就一小戏子,哪里是什么大师。”
“女人也可以做大师啊,你行的。”周赫煊说。
“嘻嘻,那我可真信了,”孟小冬颇为喜悦,又拿出一张戏票说,“周大哥,这个月旧历十五我正式复出登台,地点就在新明大戏院。你如果有空的话,希望能来捧场。”
周赫煊收起戏票道:“我一定去。”
孟小冬起身说:“那我先走了,寿民兄那里也要去送一张。”
“一起去吧,正好我稿子也编完了。”周赫煊道。
两人结伴走出办公室,周赫煊把稿件交给校对人员,晚上就能付梓印刷,明天早晨派送到各大发行点。
李寿民收拾东西正准备下班,见孟小冬过来,当即调侃道:“小冬,又来看你周大哥啊?”
孟小冬在周赫煊面前表现得小女儿态,但与李寿民相处却落落大方,而且开得起玩笑,她拿出戏票说:“寿民兄,我的复出首演,你可一定要来捧场。”
“当然要去,哈哈。”李寿民大笑。
这边正聊得热闹,沈从文和朱湘也过来了。他们不认识孟小冬,乍见美女,都有些放不开。
李寿民介绍说:“子沅、从文,这位是孟小冬先生,京剧名角。”
孟小冬拱手抱拳道:“称先生不敢当,小女子孟小冬,见过二位哥哥。”
沈从文和朱湘也连忙自我介绍,等孟小冬也给他们发了戏票,周赫煊说:“先去吃饭吧,我请客。”
“我来找地方!”李寿民连忙说。他没别的爱好,除了看戏外,就是喜欢美食,天津的许多饭馆李寿民都吃遍了。
众人坐着黄包车出发,在经过一条租界街道时,突然迎面驶来好几辆轿车。
李寿民透过车窗,看清里面坐着的人,惊讶道:“褚玉璞!他不是在南边打仗吗?”
何止褚玉璞,周赫煊还看到张宗昌和杨宇霆,这些军阀聚在一起,肯定又有大事件要发生了。
其实也没啥大事情,张作霖正在召集北洋各派势力,商讨联合对付北伐军和冯玉祥。如今大大小小的军阀们云集天津,包括孙传芳、阎锡山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