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好为人师(1/2)
姜晋不尊重高览,这很正常。。当年高览受缚便是姜晋带人动的手,十几人七手八脚地才把高览擒住,但不管怎么说,姜晋在军中资历可比高览高的多。
不过想来便引得燕北发笑,姜晋也是翅膀儿硬了,敢据守蓟县与公孙瓒死战一场,这就不费燕北的嘱托。
当时派姜晋前往蓟县的便是燕北,他的命令就一条,不管刘虞死后蓟县怎么变,姜晋都要把关防把持在自己手里。所以这事是不分对错的,高览想要姜晋撤回辽西,是对,因为撤到辽西他们便有六千兵马与狭长的辽西郡据守,谁也攻不破姜晋不撤,自然也有他的道理,这是遵守燕北的命令。
说起来燕北心里也有几分高兴,至少当年他首次面对公孙瓒时,心里就没有姜晋这么决然。那时候可是狠狠地思前想后了一番才敢在阳乐和公孙瓒交手。
至少现在的姜晋,在胆气上比那时的他要强啦!
燕北御下在众多诸侯中不算严苛却也不放纵,虽然有军正官夏侯兰制定的军法,但说到底有些夏侯兰拿不准的事情还是依靠燕北一言而决。比方说姜晋,这个就是所有人都治不住的,贪墨军饷、倒卖军粮,这是姜晋从前做校尉时就做过的事情,至于旁的自不必多说。
但有一点,姜晋虽有些贪心,对燕北的命令却是绝不违反。对旁人来说姜晋是个分不清轻重的人,军粮军饷乃至军械,没有他不敢伸手的,可对姜晋自己来看,他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
燕北的命令,就是重,至于旁人,姜晋是看不上的。
其实姜晋的性格与麹义有些像,都是除了燕北谁也不服,但姜晋没有麹义那么大的本事,另一方面姜晋也绝对不会和燕北顶嘴。
那颗寄存于刘虞牧府来不及交给朝廷的传国玉玺,便是姜晋忠诚的证明。
公孙瓒攻打蓟县,燕北也并非不担心,只是他觉得,自己的兄弟既然愿意试试去守备蓟县,那便尽管教他放手一搏。
燕北写了三封信,命人分别交由汶县田豫、辽西高览、蓟县姜晋。
命田豫率水卒前往渔阳,经雍奴至蓟县高览将兵向西至右北平驻守防线,若姜晋等人不敌,则给他铺好一条退路,甚至要高览准备好一支敢死之士,若蓟县不可守便冲过去把姜晋救出来。
而给姜晋的书信,则不是命令。燕北只是告诉他蓟县可守可不守,命他先派人取走传国玉玺送回襄平,再与鲜于银、鲜于辅等州府旧将商议如何御敌。
路都安排好了,姜晋如果要打,不妨拉上一切力量与公孙瓒打一场大的说到底,燕北还真不信被袁绍扯着后腿的公孙瓒还有打回幽州的本事。
经过与郭嘉的议事,燕北愈发觉得在这个时候让姜晋领衔于公孙瓒打上一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能守住蓟县最好,奠定燕氏的威信即便不能守,拉着鲜于银等人退至渔阳甚至右北平,也不是坏事,至少在州府中姜晋便有了与鲜于银鲜于辅等人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样一来,燕北今后打败公孙瓒,接收幽州便名正言顺。
当然了,就算没有这样的经历,至少在威信与威望上,整个幽州没谁有这样的实力。
“世子殿下,国中的情况便是如此,你有何打算?”
燕北召见拔奇,向其说明高句丽国中如今混乱的局势,不过让燕北有些意外的是拔奇始终兴致不高,唯唯诺诺不同以往。细细想来这也正常,任谁看着国家纷乱,父亲吐血命不久矣而百姓生灵涂炭,怕是都会崩溃。
“将军何不现在便将我处死在城头,就像杀死纥升骨城数万百姓一般,何必。”拔奇的面上终于浮现出些许神色,带着仇恨的眼神望向燕北,抬起的手指颤颤巍巍,显然情绪复杂至极,“阁下何必如此惺惺作态,国内的混乱,都是因为你,汉度辽将军,燕仲卿!”
“退下。”燕北并未因为拔奇的指责而感到任何愤怒或羞愧,就这么端端正正地受了,甚至还端起面前的酒樽缓缓饮下,辛辣的驱寒酒入喉令他心头火热,喝止住想要上前的典韦,这才闭着眼睛细细体味片刻,才带着复杂语气叹息道:“这是面对恶徒才有的语气呀!”
拔奇被燕北淡然的反映弄蒙了,压抑在心中很久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却被一声叹息扼住喉咙,脸颊像是被攥住脖颈的大鹅涨的通红,颤抖的手还为落下,却再说不出什么斥责的话,“你你!”
“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燕某,或许在中原有人想说,但他们不敢。唔,托世子的福,燕某许多日不曾食肉,厨人的手艺好极了,世子应当品尝。”燕北缓缓地说着,好整以暇地自盘碟中夹起一块烤好的猪肉十分自然地放在拔奇面前的小碟里,轻笑一下说道:“世子的勇气,远胜孔伷等人,不过最好还是不要再做出这样的举动了,人之愤怒乃无计可施之时添为自满的心绪,责骂燕某几句又有什么意义呢?战争还要继续,世子的子民仍旧会死去,这并非国君应当拥有的气度。”
“输了,死了官吏军民,这是已经过去的事情,谁都没有办法。世子当下更应当思虑的是如何停止这场纷争,高句丽与燕某,还有你们国中的政变。燕某也曾败过,头天夜袭了别人,第二日便被陶升带兵强攻营寨,还没睡觉便迷迷糊糊领兵迎战,损失惨重这都没有关系,只要我还活着,再打回去便是了,后来那个字号平汉将军的兵马被我击溃有些人被活活烧死,他逃出去四百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