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难有再复始(2/3)
力上疏劝阻,在朝堂据理力争道:““昔秦用白起,燕任乐毅,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俊讨颍川,以有攻效,引师南指,方略已设,临军易将,兵家有忌,宜假日月,责其成功。”此话可谓是对当时局势的用兵良言,意思是当年秦用白起,燕任乐毅,都是旷年持久,耗费无数时间钱粮才能够克敌的。现在朱讨颍川,已经有所功效,率部南征,计划已定,临阵换将,这是兵家所忌的,应该给他时间,让他成功。
最终皇帝刘宏也考虑到临阵换将的后果,毕竟冀州三度换将,大好形势糜烂,谁都看得出来,因此依议。这事情后来传到南阳,也是激怒了朱,他于是挥兵急攻宛城,杀死赵弘,可是依旧没有攻破宛城。
随后,黄巾蛾贼又以韩忠为帅,仍然死守宛城,妄图待冬天来临,汉军因钱粮耗费巨大,自行退兵。彼时局势,依旧对汉军不利,虽然汉军杀死了赵弘,但黄巾蛾贼却没消灭多少,汉军和蛾贼的兵力差距依旧悬殊,而黄巾蛾贼还是守城一方。
朱最终因兵少不敌,筹谋一番,下令解散城围,扎下营垒,筑造土山。此举实则另有目的,随后每日,朱下令汉军,面对宛城城内,鸣鼓呐喊,摆出进攻城西南的态势。
黄巾蛾贼此时也没有什么今天兵法韬略的战将,自然不识得朱计策,只能全都赶赴应敌。朱却打了个回马枪,与孙坚一起,率领精兵五千,进攻东北,将士鼓勇,登城而入。
期间,孙坚领兵进攻,他独当一面,亲冒矢石,率先登上城墙。其麾下部众受此鼓励,纷纷紧随其后,与其一同进攻的朱见了,都不得不感叹孙坚乃江东猛虎,这一鼓作气之下,果然攻下了宛城的外围城廓。
贼首韩忠见此,果断麾下兵马,退守小城,惊惧非常,最终更是请求投降,以求活,免除一死。
是时,朱的司马张超及徐、秦颉,因为想要快速解决战斗,不行再耗费时间,都愿意答应韩忠的请求。不过朱却不同意,他厉声说道:“兵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
这话意思是说出兵有形同而实异的地方,当初在秦末的时候,百姓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以赏附来劝降。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蛾贼造反,纳降他们不能使人向善,讨伐他们足以惩恶。现在如果接受他们的投降,那就滋长他们造反的意念,给他们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的想法,这是纵敌长寇的策略,不是良计。
这一句话,可谓是直接让三人无法反驳,无法,只能听从朱调派。而朱说完以后,便下令汉军急攻,但一连数日,都未能攻克。
后来,朱登上土山,望黄巾余部形势,然后对张超说道:“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
这话意思是朱知道为什么不能把已经应该没有反抗能力黄巾余孽平定了,因为他们把黄巾蛾贼四处围困,使得蛾贼内部焦急,看不到逃生出路,又求降不得,想出来也出来不得,所以他们只能殊死战斗。而一支军规,万人一心之下,尚且无人可当,更好何况是小城之内,近十万黄巾余孽呢!
汉军各部因为太想立功,完全忘了兵家的“围三缺一”之法,到了此时,朱才明白强攻的害处太大,不如把包围撤除,再集合部队攻城一面,那么贼人见到包围已经解除了,就必定会出逃跑走。
逃跑的时候,贼人心中想跑,必然不会再有战信,兵心自然就散了,这是易于攻破小城内黄巾余孽的方法,也是歼灭他们的最佳机会。
于是朱下令汉军解围,韩忠见围解,果然引军出战,朱乘势进击,大破其军,追击十余里,斩杀万余级。韩忠等人只好投降,不过秦颉却不理,下令杀死韩忠。
不过黄巾蛾贼狡猾,自韩忠带兵逃跑时,尚有不少蛾贼不敢行动,因此小城之内,尚有大量黄巾蛾贼守城。他们见首领投降亦被杀,欧不能自安,又以孙夏为帅,还驻宛城。朱随后进攻,孙夏败走,朱率兵西鄂精山,两军大战,汉军击杀数万,黄巾蛾贼最终崩溃,除少数遁走外,其余或死或降。
自此,才有朱挟平定豫州、荆州太平道大胜之功,振旅还京师雒阳。在交付兵权以后,被朝廷拜为光禄大夫,增邑五千户,而其麾下兵马,接受各自赏封后,全部归伏泉调派。
二月初,皇甫坚寿、张猛、贾诩三人相继入京,与此同时还有伏泉提前安排的巴郡和冀州二处,他的旧部兵马也相继赶来。
除此之外,尚有一支令伏泉意外的汉军也跟着来到,他们就是在冀州的凉州诸军,尤其以董卓旧部为主的骑兵。
这些人其实本来并不在汉军调派给伏泉麾下的序列,却是皇甫嵩自己主动上书,以冀州靠近并、幽二州,骑兵甚多,不需要这么多的凉州骑兵为由,全部由其子皇甫坚寿带领,送到伏泉麾下。
皇帝刘宏和朝中公卿百官虽然知道这是皇甫嵩裸的保护他儿子,还有想让他儿子立功的方式,但终究还是答应。毕竟,论起在凉州作战,还有谁比这些出身在凉州的边地健儿合适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